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2月2日宣布,继续将其基准利率维持在1%的历史最低水平,有人称这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欧洲缩小版”。欧洲舆论多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也许是拯救欧元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欧元崩溃的风险并没有减小。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崩溃正在从“不可想象”走向“不可避免”。IMF总裁卡恩2日公开表示,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处在深渊的边缘”。 “心脏病”发作 除了维持低利率和推迟回收流动性外,还有消息称,12月1日和2日,欧洲央行加大了购买债务“问题国家”国债的力度。欧洲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现在的欧元区好像是一个心脏病发作的病人,虽然知道用急救药肯定有副作用,但必须用药。 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欧洲通胀风险的加大。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当月的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按年计算为1.9%。这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率已经连续两个月逼近2%的警戒线。但如果目前已经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遏制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的势头,那么欧洲央行势必将“下更猛的药”,“副作用”也就会更大。 全面危机的“序曲” 法国一家知名民意调查公司2日和3日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法国人担心正在影响欧元区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并蔓延至法国。忧虑的情绪在欧元区国家蔓延,在素有欧洲“三驾马车”之称的英法德三国,表现尤为明显。 不只是英法德担心自己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受到“问题国家”的拖累,欧洲舆论普遍认为,欧元区国家因为债务沉重而被迫进行的大规模财政紧缩,亦可能给本地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拖累,甚至于扼杀掉脆弱的复苏。还有舆论甚至称欧元区的债务问题可能是一场全面债务危机的“序曲”,或将蔓延至美国和日本。 据《世界新闻报》 ▶“ ”前瞻欧元崩溃的可怕景象 “高烧”不退的债务危机使欧元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不仅向美元发起挑战的愿望化作了泡影,眼下自己能否从债务危机中全身而退都成了问号,“欧元崩溃论”又成热门话题。 有分析人士甚至还预测了欧元的两种崩溃方式:第一种是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几个弱国踢出欧元区,让他们使用新货币,并让新货币贬值;第二种是德国退出欧元区,重新使用马克,再吸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等组成“马克区”,让马克升值。对于欧盟来说,这样的结果绝对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因为两种都将造成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最让欧盟感到不安的是,欧元区“分家”必将造成欧盟分崩离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