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8日 ] -- 要闻 -- 版次:[ 008 ]
新津餐厨垃圾处理站 日吞20吨剩饭菜
2010-12-08
新津县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处理站进入机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为成都三圈层首个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处理站,能将潲水变成饲料添加剂,切断地沟油供应链

  成吨的潲水油、剩饭菜经过微生物发酵,将变成有机饲料或肥料。记者昨日从新津县城管局获悉,成都三圈层首个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处理站——新津县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处理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待调试完毕后就将投入试运行。而为了避免像已投产的双流处理站一样,遭遇“潲水暗战”的尴尬,当地还出台了《新津县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规范政府部门、餐饮企业、处理站等各方在餐厨垃圾收集、运输等环节的权利义务。这一办法尚属全省首例,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餐厨垃圾处理站主体完工

  按环评要求,新建的餐厨垃圾处理站选址距离县城12公里的金华镇砖桥村,与普兴镇废水处理厂相邻,设计处理能力20吨/日。记者昨日在这里看到,约两层楼高的处理车间主体已经完工,与厂房等高的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后处理机等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等待调试完毕后,就将投入试运行。

  届时,收集来的餐厨垃圾经过分筛后,再从管道送进生化处理机,在60℃-80℃高温下加入微生物菌剂,进行8-10小时的发酵降解,实现无害化处理。通过微生物资源循环技术,收集来的油脂和剩菜饭会变成饲料添加剂或有机肥添加剂。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则将在经过初步处理后,再排入与处理站一墙之隔的普兴镇废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

  每天吞20吨“残羹剩饭”

  在餐垃站投产之前,新津的餐厨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新津每天的生活垃圾总量正在往300吨靠近,我们厂一期生产线的日处理能力是200吨。”据海诺

  尔新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负责人介绍,该厂是2008年底投产的,今年为了应对垃圾增量,又投资1770万元增加了一条生产线。

  “随着人口增加,城乡发展,垃圾只会越来越多。”该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厨垃圾处理站投产之后,不仅能从生活垃圾处理厂“分一杯羹”,以每天吞吃20吨“残羹剩饭”、每年消纳6600吨餐厨垃圾的“胃口”,使生活垃圾有效减量,而且能实现100%无害化处理。更为重要的是,能帮助切断地沟油、泔水油流入消费市场的供应链。

  出台办法破解“收运难”

  今年6月,本报曾连续追踪报道双流餐厨垃圾集中处置站遭遇“收运难”的尴尬——虽然政府免费收运,但餐饮企业却只象征性地交纳少量垃圾,或者掺假水、混入生活垃圾,转而将大桶潲水卖给“游击队”、小作坊。

  新津处理站是否也会遇到收运难?“虽然无法预见未来,但至少我们可以未雨绸缪。”据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津县今年9月率先制定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定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将为新津县今后餐厨垃圾规范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该《办法》针对性的规定了餐饮企业需“每月向城管部门如实申报餐厨垃圾种类、数量、流向”;而针对之前莫法管的“游击队”,则规定“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无照从事餐厨垃圾清运、处理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在实现统一收运后,将给予餐饮企业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具体办法正在研究制定当中。华西都市报记者宋扬摄影刘陈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