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版图”大规模扩张之后,央行对试点出口企业又进行了一轮大幅度扩容。前日央行发布公告,审定共计67359家企业参与出口货物贸易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而此前此类试点企业仅为365家,试点企业数量扩容了185倍。这次扩容后,共有853家川企可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 试点出口企业扩容185倍 根据央行公告,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审定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和云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67359家企业参加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上述试点企业自2010年12月3日起可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并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 据悉,此前,第一批365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出口企业仅在上海市,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而由于牵涉到出口退(免)税问题,实施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出口企业名单仍需多部门审批通过,不涉及退税问题的进口企业则不需要审批。 央行指出,此次参与试点的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大到67359家,将进一步推动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记者了解到,这次扩容后,四川省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名单中共有853家企业。 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将大增 试点企业扩容、覆盖面更广,将带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又一次快速发展。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的85%以上金额是在进口业务上。 去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项目推出,主要银行就参与其中。今年6月,国家对试点进行了扩容,增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也扩大至全球,使得银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不少外资行甚至将这项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对待。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业务将成为未来强劲增长点,预计未来5-10年,跨境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份额可能会从目前的0.1%-0.5%增长至5%-10%,结算规模或将增长3000亿-6000亿元。 华西都市报记者屈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