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兵(上海职员) 北漂小伙戴海飞花6400多元制作的“蛋屋”日前已被人连夜搬走了,热心人对戴海飞和“蛋屋”的未来表示担忧。(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08版) “蛋屋”如昙花一现,现在已经杳然觅不到踪迹,一向乐观、开朗的“蛋屋”主人戴海飞也变得低调、沉默,联系不上,淹没在繁华而忙碌的城市之中。“蛋屋”终究逃离不了被搬的宿命,走不出从媒体曝光到有关部门注意,最后主人连屋子带人悄悄地搬出公众视野的生存怪圈。 “蛋屋”被搬走是命中早就注定的,先前就有前车之鉴。不久前郑州退休矿工陈新年因无法承受高房价,就用4年时间挖出了50平方米的标间准备“穴居”,然而律师言辞凿凿地说,“这样的房屋权益既得不到保障,也可能危及其他房屋的安全。应被责令改正并恢复原状”。再如深圳蜗居集装箱7年的女工痛斥媒体的关注破坏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报道会引来城管,让其无法生存下来。 此前多处伏笔早就暗示了“蛋屋”难以幸存,逃不了被搬走的宿命。“蛋屋”出生之时没有“准生证”,是个“黑户口”,注定要流浪。“蛋屋”出生后曾遭物业驱赶、打压,但因种种因素,后来不了了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罢休。果不其然,在“蛋屋”被曝光后,物业负责人发话了,如果是过夜的话,就是临时建筑的性质了。临时建筑必须市政部门审批。这就预示着“蛋屋”前景黯然。 继而雪上加霜的事儿又发生了,北京海淀城管大队的相关人员表示,在路边搭建居住的屋子,只要没有相关部门审批都属于“私搭乱建”,应予拆除。而对方如果搭建在内部大院里,城管部门会直接通报对方管理单位,让其自行拆除。至此“蛋屋”的生存空间已然被封堵,至于他们滚向何处,这并非是管理者要过问的。真是想不通,偌大的城市竟然容不下一个小小的“蛋屋”,竟然不能给追梦的年轻人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 诸多迹象表明,任何丰富精彩的蜗居创意方式,“刚性的规则”都能把你彻底粉碎。没有规划,没有审批,物业、城管视你为眼中芒刺,有关部门认为你让他们很丢脸。众多阻力的合力叠加,让“蛋屋”最终被驱赶是必然的,是意料之中的。 “蛋屋”只是众多城市蜗族、蚁族生活现状的缩影,对于城市住房建设等民生问题可能也是一个“冷幽默”。“丑陋”的“蛋屋”被搬离了,但北漂一族高生活成本的现实却无法搬离,而对城市如何包容更多追梦的年轻人的思考更是一刻也不能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