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6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6日 ] -- 要闻 -- 版次:[ 006 ]
国考结束,请自我安慰一句“我能”
2010-12-06

  □济北南(山东研究生)

  12月5日,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今年考生超过140万,将竞争137个招考单位的1.6万余岗位,平均竞争比达到88比1。据统计,今年是笔试资格审核考生人数连续第3年突破百万人,而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8.7万。(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05版)

  走出考场,寒气逼人,天气预报说,这两天要降温16度。考场大门口,交通瘫痪,打车打不到,公交挤不上,只能继续体味考试中的那一道没有做出来的数学题……

  好容易挤上公交,整车的人都在讨论:行测做完了没有?题型怎么变了?为什么之前也没有告知广大考生一声?申论的大作文怎么又考了文化?怎么没有考经济发展?怎么没考“幸福与尊严”、怎么没考“体面”、怎么没考“包容性增长”?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显得那么的焦虑与不安,而在焦虑与不安的背后,则是对国考成绩的信心丧失。似乎在这一刻,世界与一个词语绝缘了——自信。

  自信的消失,表面上反映的是对国考成绩的担忧,实质上却反映了对找工作事宜的迷茫。144万人中,只有8万人能进入面试,只有1.6万人能最终被录取。我们自然要恭喜这1.6万人,他们自此之后,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个工作被人称作“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他们不会再去挤招聘会,不会东跑西跑去面试……此外,我更想祝福那些不能被国考录取的142万多人,他们没能找到铁饭碗,也没有一个“好爸爸”,但他们依然要对自己说“我能”——这不是某移动运营商的广告词,而是要像奥巴马一样说“YES,ICAN”。

  这很阿Q,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每一个稳定的工作都来之不易,每一个薪水还算凑合的岗位都值得追求。但对许多人来说,那只是个传说——我们只有寄托新一轮的考试,来实现我们对于生活的基本追求。

  当谈及我报名了国考时,有几个朋友很是蔑视:公务员是你的志向和理想吗,你怎么也报公务员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答出来。现在我想明白了:它不是我的理想,却是我的生活。对于我这名研三应届生来讲,国考就如同找工作一样,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进一步说,理想高于生活,只有稳定的生活才可以拥有谈及理想的资格。

  “我们恨贪官,又拼命报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削尖脑袋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在某门户网站关于国考的新闻里,看到这样一句经典的话——网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