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要闻·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6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6日 ] -- 要闻·焦点 -- 版次:[ 003 ]
80年前的老房过户买卖 4代11位继承人跑了两年
2010-12-06
权氏家族有11人拥有这份产权

  80多年前,中江男子权少祥与成都女孩严素清喜结连理。夫妻俩在成都太平街(现在的太升路)和兴隆街置下两处房产。

  数十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变迁,两处房产也经历了两次拆迁,于1994年交换至金牛区营福巷一处73.69平米的民宅。

  如今,权少祥与严素清的3名子女已相继过世,另2人也都年过古稀.权家人准备将房产划分过户到权家5兄妹名下后卖掉。

  但由于家族中有人过世、离异、再婚、服刑等情况,依法追加,最终该房产持权人由5人增加到11人。权家3代人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拿到11本产权证。

  解决了过户问题,权家人也找到了买家谈好价钱。可让老人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横跨了4代,涉及数十人,其间家族还牵扯到一起刑事案件,11份产权持有人中,还涉及到没有房产买卖权利的未成年人,卖房变得障碍重重。

  卖汤圆起家父辈置下两处房产

  80年前

  12月2日下午2点,成都市房产经纪协会的工作人员吴倩莹,又被几位老人围得团团转,“打了一堆电话,各个部门都咨询完了,我真的没有办法了。”

  吴倩莹不是第一次与权家人打交道,她经常把一整天的时间耗在权家卖房的事情上,可几个月来毫无进展。

  多年以前父母留下老房产

  拿出11本大红色的房产证,权家老幺、71岁的权德辉向记者讲述了有关这套住房的故事——要追溯到80多年前。“房产是父母留下来的,那是解放前的事情了。”

  当年,权少祥从老家中江到成都来当学徒,学的是做汤圆、点心等甜食手艺。之后他与成都姑娘严素清结婚,并开了一家卖甜食的小食店,取名为“兴发轩”。夫妻俩经过一番打拼,小食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发财后的权少祥夫妇在太平街(现太升路)和兴隆街置下两处房产。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变迁,两处房产也经历了两次拆迁。第一次是1957年,由太平街和兴隆街拆迁交换至西安中路一处60多平米的两层住宅;1994年又因府南河改造,拆迁交换至金牛区营门口,并分得两套住房。

  权家人现在要转卖的,就是其中面积为73.69平米、位于营门口营福巷2栋的一套住房。

  数十年变迁受益人已涉及4代

  权少祥和严素清育有4儿1女,分别为权德荣、权德光、权素芳、权德秋和权德辉。此后80多年间,权家子孙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第4代人了。

  权少祥在解放前去世,之后数十年里,即便经历了两次拆迁交换,权家房产上始终都只有严素清的名字。

  严素清1977年过世后,她的大孙女权正坤出面划分房产,以600元的价格将房产“卖”给了几个父辈。“一套房子就换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虽然事隔多年,现已满头白发的权正坤,说起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仍有些不好意思。但当年这份被权家人承认的房产划分协议,并没有办理任何合法手续,房产持有人仍是严素清。

  想到父母过世多年,但仍然在母亲名下的房产,权家后人有了将房产分割、过户的念头。“当时,大哥、二哥和三姐已经过世了,过户变得相当复杂,而且对于我们几个70多岁的老年人,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也异常艰难。”权德辉说。

  80年后

  带起救心丸古稀子女办房产证

  “金牛区茶店子派出所更改信息、成华区公证处提交资料、兴隆街找当年的老邻居、府南河找当年的拆迁指挥部……看嘛,我们都是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跑这些事的。”

  11份房产证办好用了近两年

  “门牌上写的是3号,派出所又说重新排号了。11份资料一起作废,又得从头再来。”权少祥的二儿媳赖蕙隆,曾经委屈地当街大哭。

  权德辉更是将工作人员的每句话都记在便签纸上,然后照着办。“还是不行,11个人的资料太多了,何况80多年没有分过家,连母亲的死亡证明都要重新开。”权德辉说,找到母亲的邻居才是最大的挑战。“当年跟我母亲差不多年龄的人,几乎都过世了。在街办的帮助下,总算了了这件事。”直到2009年9月21日,权家几位老人历经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权家11名房产权益享受人终于拿到了房产证。

  收了买家定金但房子还卖不成

  权德辉说,11名产权持有人一致同意卖房后,很快就找到了买家。与买家谈好价钱,对方也支付了2万元的

  定金,卖房协议上签订2010年12月底之前交房,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今年7月,权家人拿着11本房产证和买家到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卖房的相关手续。

  “这个房子不能卖。”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这句话,又把权家人的心提了起来。工作人员告诉权家人,这套房子11个产权持有人中,有一个是未成年人,也就是权家第4代,曾外孙女琳琳(化名)。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也为了方便大众房屋买卖交易,按照法律法规,未成年人可以接受奖励、赠与、报酬及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但像买卖房屋,这类重大民事行为则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或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由于琳琳未成年身份和其特殊的家庭情况,让数家公证处都不愿介入,这让权家人又走进了卖房的死胡同。

  明日关注:属于琳琳的1/60,合计1.228平米的房屋产权。将权家人带进卖房的死胡同,由于权家的复杂情况。接连3家公证处都不愿为其做房产买卖的相关公证。无奈之下,权家人向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求助,权家人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能如愿卖房吗?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摄影刘陈平

  一套房11人分

  最少只分得约1.228平米

  记者从房产证上看到,这间73.69平米的房子被分为11份。按照相关法律,这11人并不是平等享有该房产面积份额的,每个人能继承到的份额计算非常繁杂,公证处为此专门绘制了一份“继承关系图”。

  以“长子”权德荣为例,他享有1/5的份额,即14.738平米。因其过世多年,他的份额就落在了女儿权正坤头上。

  而最复杂的是权家三女儿权素芳,因其过世多年,权素芳的份额就由其丈夫杜鹰继承,但权素芳膝下除了有3个女儿,还有两个孙辈也能继承房产,但只能分到1/60的份额,约1.228平米的房产面积。其余9人也分别享受1/5、1/15、1/20和1/60不等的份额。

  至此,历经近两年时间,被权家人形容为一场大仗的“过户行动”,终于落下帷幕。那套被分成11份的,73.69平米的房子也被出租,由权家5个家庭轮流打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