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刘晓娜摄影报道)“老板,买单!”昨日下午2点,在成都武侯区置信南街一家羊肉汤馆,正在喝汤的王女士有点纳闷:已经过了饭点,只有一桌人吃饭,服务员怎么一直喊“买单”? 等她真正买单时才发现,刚才声音又尖又细的“服务员”,竟是挂在树上的两只鹩哥。 招呼完“买单”,鹩哥又开始忙着招呼客人了:“请坐”“几位”“6位”……自问自答,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 “胖哥,你好!”看见老板“张胖子”端着羊肉汤出来,鹩哥极力“讨好”,甚至还操起了普通话。“你好,你好!”胖哥趁歇气的空闲,在鸟笼前逗了逗两只宝贝。 3年前,他花1000多元买下了这两只鹩哥。夏天,羊肉汤生意比较“秋”,他就把鸟笼挂在店门外的树上,靠逗鸟混时间。第二年某天,他正在店里煮羊肉汤时,突然听见有奇奇怪怪的声音在说:“欢迎光临”。他喜出望外,原来鹩哥会说话了,并且学的都是招呼客人那一套。 “平时听见我们招呼客人,它们耳闻目染,就跟着学会了,并没有人刻意教。”胖哥说,很多客人吃完饭会都逗逗鹩哥,鹩哥还跟着有些客人学会了普通话。 “自从成了‘双语’鹩哥,它们就是这条街的明星了,即使小偷把它们偷了,也跑不出这条街。”胖哥说。 报料人:肖先生线索奖:3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