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5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5日 ] -- 中国 -- 版次:[ 007 ]
建寻亲平台让“宝贝回家”网民获“十年法治人物奖”
2010-12-05
张宝艳夫妇在颁奖会现场跟主持人张绍刚合影

  吉林通化张宝艳因创建“宝贝回家”网站,昨晚站上“12·4十年法治人物”颁奖台

  输入“宝贝回家”,网上跳出37万条信息。“专门帮助被拐卖的、被遗弃和走失的、流浪乞讨儿童回家”几个字反复闪动。网站创建人名叫张宝艳,创建于2007年的“宝贝回家”,已帮助168个家庭团聚。

  张宝艳今年48岁,吉林通化人。在昨晚中央电视台举行的“12·4十年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张宝艳成为唯一网民代表入选者。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张宝艳。她说:“这份荣誉应该归功于‘宝贝回家’的全体志愿者,我只不过是搭建了一个爱心平台。希望今后能够让更多的家庭团聚。”

  张宝艳提出“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的采纳。

  亲人团聚她喜极而泣

  11月24日,张宝艳和丈夫秦艳友一起来到北京,参加央视举办的“12·4十年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主办方请来了因“宝贝回家”而成功找到亲人的一家三口,还有几位正苦苦寻觅孩子的父母。团聚的一家三口抱着张宝艳哇哇大哭,张宝艳喜极而泣。

  而看到仍未找到孩子的父母,张宝艳用力地拥抱了他们一下:“你们一定要坚强些,孩子还在等着你们呢!”一堆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张宝艳说:“我会为一个家庭

  的重逢流泪,更会为还在为寻找亲人苦苦挣扎的家庭流泪。我感

  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一次惊险她想到了“宝贝回家”

  2007年,张宝艳和丈夫创建了“宝贝回家”网站。后来她为此放弃了工作,成为“宝贝回家”的专职工作人员。创办此网站是因张宝艳曾遇见的一件事情:张宝艳的儿子跟着外婆外出玩,不小心走散了。几个小时的寻找,张宝艳一家人度日如年。所幸只是虚惊一场,但这给张宝艳最深的感受是,如果儿子丢了,那她也没法活。

  从那时起,张宝艳就开始关注有儿童被拐的不幸家庭。有时看到电线杆上贴满寻亲启事,张宝艳说:“除了痛心外,也感到忧虑。这样的寻找方式不仅费力,效果也不好。”2002年张宝艳接触到网络,意识到这是寻亲最好的途径。

  2006年,张宝艳辞去工作,专职做起了“宝贝回家”。创建初期,面临很多困扰。不仅没有工资,每月打电话都要花上千块钱。随着网站知名度提高,陆续有四名志愿者无偿加入,他们每天要在网上发布寻亲资料,还要随时跟进寻亲进展,并且与警方联络。他们没有周末,甚至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十五六个小时。

  2009年,25岁的小伙子小谢联系上“宝贝回家”的志愿者,说他在20年前被拐卖到了河南,他特别希望找到亲生父母。张宝艳和网站志愿者顺着零星线索开始工作,锁定方言为“牙牙”的地区是在陕西。

  至于父母名字、长相,小谢一点印象都没有。志愿者不断从饮食、植物等方面启发他。好不容易,小谢想起来他小时候总能够看到飞机,还能隐约看到里面坐着人。张宝艳兴奋极了,初步断定小谢家应在汉江和安康一带。张再次把小谢信息发到网上,几天之后,有位安康的热心人打电话说,他们邻居家在20年前确实丢了一个孩子,但那家人是独子,跟小谢情况

  不太吻合。

  张宝艳还是很兴奋地找到这家人,对方说他儿子小时候喜欢跟着邻居家的姐姐和哑巴哥哥玩耍。当对方看了小谢照片之后失声痛哭,连声向张道谢。很快,这个失散了20年的家庭最终团聚。张宝艳如释重负。

  像这样顺利的寻亲经历并不常见,张宝艳和志愿者遇到的冷遇往往更多。张宝艳说,“宝贝回家”网站受到了很多质疑,她甚至在半夜三更遭到过辱骂。每次泪水之后,她依然会坚强起来,“还有那么多找不到亲人的家庭需要我帮忙!”直到张宝艳到北京录制节目的时候,她已经有了168起成功寻亲的案例。

  她的建议促成了DNA数据库建立

  经过3年探索,张宝艳跟公安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她提出“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的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获奖后,张宝艳说她跟丈夫没有庆祝:“我们感觉这个没有什么庆祝的,说实话,很多志愿者都是默默地在做这个工作,这个荣誉不只属于我自己……”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