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4日 ] -- 国际 -- 版次:[ 010 ]
第七元素 NASA发现“外星细菌”由砷元素构成
以砷为食,以砷为体
2010-12-04
电子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其内部液泡结构
NASA科学家在莫诺湖取样
“GFAJ-1”细菌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北京时间3日凌晨3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们并未找到之前网络疯传的严格意义上的“外星生物”,但是其在加利福尼亚州莫诺湖发现并培养的以砷为食的所谓“外星细菌”。研究人员称,“外星细菌”还可以将“第七元素”——砷与自己DNA分子结合,使砷作为构成其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发现将极大提高人类在外星球上找到生命的可能性,拓宽了在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的范围。

  小家伙

  以砷为食,以砷为体

  综合英美媒体报道,NASA天体生物学家费利萨·沃尔夫-西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在邻近加利福尼亚州的莫诺湖发现的细菌“GFAJ-1”不仅能像地球上的普通生命一样以生命六元素(磷、碳、氧、氦、氢、硫,通常情况下,所有已知物种都是由磷作为生命组成元素)为基础而生存,还能“以砷代磷”,完全依赖剧毒的砷元素存活。科学界一直认为,磷是构成生命的六种基本元素之一,而砷是地球上最具毒性的化学物质之一,但“GFAJ-1”在实验室环境下不仅能以砷为食,还可以将砷元素与自己DNA分子结合,代替磷的位置,使砷作为构成其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

  大块头

  放射线也奈它不了

  “GFAJ-1”是该湖中生长得最好的细菌,属于盐单胞菌科。科学家将其带回实验室,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发现其在多砷环境中的“个头”比在多磷环境中大60%。当研究人员将磷完全去掉,换成砷,这些细菌还可以继续生长。在放射性环境中观察可以看出,砷原子在“GFAJ-1”的DNA中甚至占据

  着重要位置。因此费利萨等研究人员确定,砷占生命构成主要地位的生命体确实存在,其超乎想象的适应能力是人类已知任何生命体都不具备的。

  远意义

  开创生命新篇章

  费利萨在12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还说:“虽然‘GFAJ-1’不是真正的外星生命,但它的确是生命之树上一个全新的分支……生命复杂多变的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今后科学家在探索外星球时不应再按照地球的标准寻找新生命。”

  NASA另一名天体生物学家帕米拉·康拉德3日也指出,一直以来,人类都在火星和土卫六“提坦”上寻找以生命构成六要素为基础的外星生命,但既然现在地球上都找到了“GFAJ-1”这种非比寻常的生命,科学家从今往后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再拘泥于那些现有生命构成的条件。譬如在“提坦”上,其零下179摄氏度的极寒环境显然不适合磷基生命生存,但是砷基生命就能适应。除了为探索外星生命开辟新的道路,“GFAJ-1”细菌还能在新型生物燃料、水污染和有毒物质污染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

  均据《中国日报》

  生命六元素

  目前地球上所有“已知”物种主要是由6种元素构成:碳、氢、氦、氧、磷和硫。它们是构建DNA分子、蛋白质和脂肪的基本性物质。通常情况下,所有已知物种都是由磷作为生命组成元素。而砷是地球上最具毒性的化学物质之一,但新发现的“外星细菌”在实验室环境下不仅能以砷为食,还可以将砷元素与自己DNA分子结合,代替磷的位置,使砷作为构成其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

  颠覆生命认识这一发现令所有教科书重写

  200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召开的一个外星生命讨论会上,费利萨曾暗示,“以砷代磷”的生命是有可能存在的。为寻找到这种生物,费利萨从加州莫诺湖湖底提取了富含砷的土壤,并最终发现了“GFAJ-1”。

  科学家费利萨称,“GFAJ-1”在生物结构上与地球物种很相似,但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外星生物特征,其“以砷代磷”的奇特生命形式似乎只能在科幻小说中看到,这一发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定义生命的方式,甚至是寻找生命的方式……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一些行星的大气层虽然缺乏磷这种重要的生命元素,但也很可能有生物存在。”这一发现将彻底改写所有生物教科书中有关生命的理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