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华西药学院教授沈联德因病去世,享年80岁 逝者简介 沈联德,教授,1930年5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药学系并留校任教。 生前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研评审委员会核心组终审专家,主研方向为生药新资源开发研究。 11月30日,川大华西药学院失去了一位老教授,国内外的生药学领域,失去了一位为追求真理敢于与权威当面辩论的“权威”。他就是我国著名生药学专家、川大华西药学院教授沈联德,享年80岁。 “对待学术,他不淡泊,追求真理是他的坚持。”前晚,沈老的妻子仲肖戴上眼镜,翻看着老伴生前发表的学术文章,语气哀而不伤。 为做研究学习了五门外语 “温文尔雅,清而不寒。”1953年,沈老留校任教,作为家中长子,他要 负担5个弟弟妹妹的学费,经济状况很紧张,衣服总是补打摞着补丁。 即便清贫,沈老仍旧每月拿出“巨资”买书,以至于他对妻子承诺某篇论文发表后请她吃鱼的话多年没有实现,“有余钱都去买书了。” 仲肖说,沈老特别热爱自己的专业,为看外文原著,还学习掌握了英、德、俄、日、拉丁5门外语。 为求真理当面与权威辩论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位在全国享有很高声望的生药学权威来学校做讲座,针对生药学的学科分类问题,沈老有自己不同的学术观点。“他不管人家是不是权威,当着很多师生的面就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与他辩论。”仲肖说,不打不相识,事后沈老还和对方成了好朋友。 正是这种在学术上的较真,使沈老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不仅编辑出版了《中国植物志》党参属、《药用植物学》等学术专著,还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为避用亲婉拒评审的邀请 1995年,65岁的沈老退休。那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研究评审委员会来成都进行课题评审,再次邀请沈老担任终审专家。这一次,沈老没有答应。 仲肖说,那次评审会在成都进行,很多认识沈老的人要去申报课题,“为了回避这些相识的人,他放弃了这次机会。” 仲肖说,沈老做研究50多年,从未因人际关系的干扰影响他对科学的判断。“是什么就是什么,对待科学他一直是严谨态度。”退休后,沈老只是拿属于他的那份津贴生活,“不靠学术谋利。”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 报料人:罗先生线索奖: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