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煤矿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事故! 9月2日,发生透水事故,2人死亡11月20日,发生瓦斯事故,3人受伤11月30日,发生透水事故,7人生死未卜 11月30日23时38分左右,位于湘潭县云湖桥镇境内的湘潭县亿德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矿井下有27名矿工在一名副矿长带领下,成功升井逃生。但目前仍有7名矿工被困井下。 现场 家属在井口焦急等待 1日,在湖南省湘潭县亿德煤矿透水事故发生近10个小时之后,被困井下的7名矿工依然生死未卜。矿工家属从四面八方赶来焦急地在井口附近等待。 事故发生于井下85米深处,被困矿工所在位置约为井下89米处。当务之急,就是要采取措施排水。事故发生后两三个小时内,救援指挥部就迅速组织安装了多台水泵,每小时最大排水量达1200吨。目前,排水设备还在源源不断地调入,有关方面还计划协调附近煤矿打开排水通道,以期尽快降低事故矿井井下水位。凌晨时分,事故救援指挥部又从附近煤矿调来一台大功率水泵。 救援 受困矿工生还希望渺茫 虽然距离抢险救援“黄金72小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救援人员正在竭尽全力救援,但记者1日晚从事故现场专业人士处获悉,至少7名被困矿工所在位置已经大致确定,受水淹、缺氧等因素影响,他们生还希望渺茫。 湖南省煤炭工业局总工程师赵军介绍,这些矿工的被困地点应该位于-89米的一处巷道工作面,身处透水点以下狭小矿井中的7名矿工,被淹没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一个致命因素是矿工被困地点极度缺氧容易引发窒息。 尽管被困矿工生还希望渺茫,但救援人员仍在往井下运送用来支撑巷道的木头和饮用水,搜救指挥部希望修好透水后被冲毁的巷道,加快救援进度。 清晨,第一批救援队员升井休息,来自湘潭市矿山救护队的张新明说,从夜里一点半下井救援,在井下六个多小时,他们都在安装、启动排水设备。“确实很累,但想到这一切都是为了救矿工兄弟们的命,我们没啥可说的!”张新明说,与他一同下井的第一批救援队员中还有部分目前仍然在井下工作。 处理 调查问责程序全面启动 围绕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后责任追究和善后处理等问题,湘潭市、湘潭县已经采取了针对性措施。据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门1日上午9时30分的最新通报,公安部门已对湘潭县亿德煤矿大股东、煤矿负责人等采取了依法控制措施。目前,湘潭县安委会已经要求全县煤矿立即停工停产。由湘潭县监察局牵头,对这一事故的调查、问责程序已经全面启动。 矿难,本不该发生 带班矿长曾警示:水位有所上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条红底白字的安全标语条幅在事故矿井口显得格外显眼。 安全,在所有煤矿作业中无疑是提及最多的一个词。走进湘潭亿德煤矿大门,各类安全警示标语张贴在醒目位置。在矿区办公室里,各类安全措施、规章制度的文件同样挂在墙上显要位置。 在一块“湘潭市亿德煤矿矿领导 带班下井公示栏”上,11月份的领导下井安排已密密麻麻清晰记录。翻开领导带班下井情况登记,最后有记录的日期为11月30日早班。负责带班的副矿长罗铁纯在30日上午8时20分升井后记下:新泵房水位有所上升,注意观察。显然,这条事故前的警示提醒信号并没有引起矿方的足够重视,中班、晚班的矿工依然按照计划下井作业,最终事故发生了。 这是该矿近三月来第三次事故 记者多方了解后得知,实际上这已是今年该煤矿的第三次事故:9月2日,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致2人死亡;11月20日,亿德煤矿发生瓦斯事故,3人不同程度受伤。在如此多的安全事故后,湘潭亿德煤矿何以仍在作业? 据悉,事故发生煤矿原为良湖 井煤矿,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与韶山市亿德煤矿进行资源整合,属3万吨改6万吨的技改煤矿。事故发生在技改过程中。按照规定,进入资源整合状态的“技改矿”,必须通过监管部门验收,取得各类合法开采的证照后,才能展开正常生产。 曾多次被下发停工整改通知 湘潭县煤监局负责人表示,9月份事故发生后,已要求其停工整改。该矿矿主因此被免职,新矿主正在等待审批任命。湘潭县煤安局官员说,今年11月初至11月26日,湘潭县煤安局曾多次对亿德煤矿开展安全执法检查,同时以现场会、通知书等形式对矿主警示安全风险。11月4日和 26日,两次对其下发停工整改通知,提醒其提高安全意识和相关措施。 就在监管部门下发通知4天后,矿井再次发生事故。一位来自宁乡、参与新矿井施工的矿工对记者说,10天前的瓦斯事故实际上就敲响了警钟,但我们还是被要求照常工作。 综合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