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1日 ] -- 要闻 -- 版次:[ 012 ]
“不超30%”是个美丽传说?
2010-12-01

  □张海英(北京教师)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据悉,医改启动一年多来,各级政府已投入5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激动之余冷静思考的话,相关部门承诺的“‘十二五’末看病费不超30%”,恐怕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我看来,只要个人看病负担不超过50%,这轮医改就算已经成功了。

  卫生部做出这一承诺的底气是,新医改已经启动了一年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公立医院改革已开始试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基本医保覆盖全民……事实上,无论是新医改总体方案,还是公立医院改革,或是基本药物制度,舆论都指出了不少问题。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例,有人就

  指出不少问题,如制度没有理顺、财政补贴没有落实,600万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而且,公立医院不断扩张甚至负债扩张,必然由患者来埋单,看病费如何降得下来?

  再如,推行的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15%药品加成,看上去能降低药价,但处方权在医院、医生手里,显然,如果医院与医生不配合医改,降低药费就是梦话。而从许多报道中,不少医院和医生已经沦为公众利益的掠夺者,1300%的暴利药、医生的高额回扣就是明显的例子。而且,多种药品价格在医保目录公布前后猛涨,也说明药品企业不改暴利习性。五年时间能解决这些“顽疾”吗?

  至于医保覆盖面,“十二五”末能否百分之百覆盖,我同样持怀疑态度。人保部有关负责人披露,2009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超过12亿人。许多人看到这个数字禁不住都乐了,看数字几

  乎是全民医保了,但身边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被纳入,依然是自费看病呢?据说,即使是美国,也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没有医保,我们要比美国强?

  之前进行的几轮医改不成功,原因就在于既有的利益格局难以改变,公共财政投入不够。这轮医改能不能改变既有的利益格局,还在于改革的决心;财政能不能保证持续的大量的投入,还有赖于财政继续增收和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而且,即使保证财政投入也不行,还要让钱花在刀刃上,而不是被利益集团蚕食。

  “十二五”末可能有一部分人的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率先与国际水平接轨,比如说享受健全医疗保障的公务人员,享受高福利的垄断企业员工等等。但遗漏在医保制度之外的人群,如自由职业者、失业者、流动人口的看病负担能否不超过30%,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