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发现,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专家说,增白剂被人体过量吸收,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称,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而对于张皓同学调查的可信度,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表示,该调查可信度100%。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 张皓的妈妈介绍了调查过程:张皓非常喜欢吃蘑菇,家里有时做火锅就会买一些蘑菇来吃,但妈妈偶尔在网上看到一篇相关的蘑菇增白剂的报道,就在吃火锅时告诉张皓,蘑菇最好是 少吃,可能会有增白剂,网上报道都说了。 张皓对此非常好奇,最初他在家里想拿紫外验钞机照一下蘑菇,但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他不死心还要接着调查,并跟着妈妈曾经去过数个超市,买了很多蘑菇回来检测。张皓家有个朋友在中国农大微生物研究所,该研究所有台专门检测生物物质成分的仪器,张皓就完全按照相关标准荧光剂增白检测手册把蘑菇买来,进行采样和清洗,然后到了农大微生物研究所利用紫外线成像系统试验。 张皓在论文结论当中说九成的蘑菇含有荧光剂的成分,但其中也不排除在运输和包装过程当中遭受到污染的成分。 中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