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12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12月1日 ] -- 财经 -- 版次:[ 029 ]
物价调控“立竿见影”价 格管理仍需新平衡
2010-12-01

  在政策密集调控下,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期货现货价格联袂快速回调,期货市场上资金也大幅平仓离场保持观望的姿态。但在当前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撑依然强劲,价格管理仍需新的平衡。

  短短半个月时间,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坐了一回“过山车”,整体回调幅度超过10%,基本已回到10月中旬的水平。包括棉花、白糖以及橡胶等品种的价格都较前期的高点跌幅超过千元,回调幅度最大的棉花、橡胶两大品种每吨下挫幅度一度超过8000元。

  现货市场也与期货市场同步下挫,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同程度回调,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的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明显,大蒜、生姜以及白糖等快速拉涨的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连续的下跌。

  农产品价格的回落与政策调控的周期基本保持了一致。“宏观调控一方面在物流等方面疏导了渠道,另一方面也震慑了投机客,挤掉了资金炒作的因素。”荷兰合作银行驻上海的分析师江川表示。

  中期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期货市场上,主力资金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就开始撤离,但11月初一些商品价格仍继续上涨。“最为典型的就是棉花期货:10月末主力资金规模在32亿元左右,但在棉花价格达到3.3万元最高点的11月份,主力资金的规模已降到25亿元左右。而到目前,主力资金的规模则锐减到了12亿元左右。”中期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付鹏说。

  密集的政策以及短期的价格干预有助于稳定价格上涨预期,但在供需关系影响下,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支撑仍较为强劲,价格的管理也需要新的平衡。

  “人力资本的上涨正在成为未来物价上涨中的重要推动因素。”江川说,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相比存在较大落差,农产品价格依然具有补涨的空间。

  与此同时,农资价格的上涨也在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调控对市场的投机泡沫部分进行了有效的挤压,但包括成本推动等部分因素依然会存在。对此,专家指出,一方面货币政策需要逐步回归到常态,尤其是要吸引闲置的资金更多向实体经济投资;另一方面,成本的上涨也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冲销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