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8月3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8月30日 ] -- 中国 -- 版次:[ 006 ]
已成国家干部 就怕身份曝光
2010-08-30

  人口普查发现15年前高考移民

  15年前,当全国人民还都没有高考移民这一概念的时候,一名山东籍的考生却已经开始付之于实际行动,假冒了一名山西籍同龄者的身份,成功考取了大学,最终获得北京户籍并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

  15年间,假冒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害怕被戳穿的恐惧中,直到这次进行的人口普查将其查出,而此时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并且还是多项专利技术的持有人。

  为上大学成为高考移民

  假冒者本名叫赵小玲(化名),家住山东省淄博市下面的一个小乡村里。1974年出生的她从小学习就刻苦,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班级里成绩领先的学生。

  “高三那年春节,我到山西探亲,听说那里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山东低许多,于是就萌生了到山西高考的想法。”赵小玲说。

  在山西的亲属在当地找到一名与赵小玲年纪相仿并已辍学的农家女孩古月荣(化名),通过女孩所在村的村干部,为赵小玲出具了一份可以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的《常住人口证明》。没几天,赵小玲就拿到了一张山西的身份证,身份证上除了照片是她自己的,其余的信息都是古月荣的。

  1995年3月,赵小玲以“古月荣”的名字,直接插班到山西省临汾市一所高中的毕业班。

  赵小玲说:“大概是8月中旬,山西的那个亲属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考上大学了,并且我的高考分数在全学校都比较靠前,居然差几分就到600分了。”“当时我就很后悔。一是后悔填报志愿时胆子小了,没报一所好一点的大学;又后悔自己胆子又太大了,用别人的身份考上了大学,将来早晚要出事的。”赵小玲说。

  在京结婚不敢把父母请来

  1995年9月,赵小玲开始大学生活。四年间,她多次向学校打听更改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事,结果都被拒绝。学校解释,更改姓名可以,但身份证号码是不会更改的,因为每个身份证号码对应的只有一个人,一旦号码改了,就等于是换了一个学生。

  赵小玲就在这惶惶不可终日里完成了四年的大学生活,1999年她被分配到一个轧钢厂当技术员。“我第二个月就辞职了,复习了三个月就考上了研究生。”赵小玲上研究生的地方是地处北京的国家某部委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根据当时的政策,赵小玲顺利地办理了北京户口,身份也成为国家干部。这时,她还结识了后来的丈夫。

  “我丈夫家的条件比我好得多,他家一直都反对这门亲事,但他坚持和我结了婚。结婚时,我都没敢叫我的父母来北京,一来是他们的身体不好,二来是害怕父母叫我真名时穿了帮。”赵小玲告诉记者。

  直到2003年,她的父母去世,她都没敢告诉自己的丈夫,借口说是出差,偷偷回老家料理后事。“不仅如此,根据单位的规定,父母去世可以领取丧葬费用,我都不敢领取,同样也是害怕我的身份曝光。”赵小玲说。

  人口普查中还是被戳穿

  赵小玲告诉记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她处处谨小慎微,生怕哪里得罪了别人,被人查个底掉。在赵小玲的指引下,记者在国家专利局的网站上发现,她(“古月荣”)成为多项专利技术的持有人,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汽车与铁路的机器铸造方面。

  “如果没有这次人口普查,我的身份可能还会继续隐藏下去。但我也感谢这次人口普查,让我终于可以和这个假冒的身份做一个了断。”赵小玲所说的人口普查就是眼下正在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也就是在这次人

  口普查中,一直居住在山西临汾的真古月荣发现了自己的名下还有一个与自己身份证号码完全相同的克隆者。

  律师:假冒者恐难重新做人

  针对赵小玲假冒古月荣身份一事,记者采访了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

  尹律师指出,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赵小玲有极大可能性会被“打回原形”,难以再用古月荣的身份继续生活、工作下去。

  尹律师认为,此案中的假冒者不仅侵犯了真古月荣的姓名权,同时也侵犯了山西当地一名不确定身份的考生的受教育权。同时,假冒者所获得的相关资历均会面临着无效的结局,即学籍会被注销、假冒的身份证等也要被收回。而如果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还要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据《法制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