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贵(安徽职员) 近日,南京2岁女孩妞妞的家人为其买下一套300平米的别墅,价值近400万。妞妞被称为南京最小且最富的房二代。据悉,妞妞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在垄断企业工作,家庭基础比较好。(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06版) 报道称,事情一出,亲戚朋友纷纷表示不可思议,认为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报道试图表达的是一个有关子女教育的话题,这显然与公众就此展开的贫富差距的热议大相径庭。在不同语境的各自解读,或许才是最耐人寻味之处。 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财富的代际传承上。不管有钱没钱,上一辈积累的财富多数会毫无保留地交给下一代。所以,有富一代就有富二代,有房一代就有房二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公众之所以对此非议不断,是因为它以一种极端方式,将贫富差距过大这一话题无比真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从而引发集体性焦虑。我们当然都承认,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不同的人生际遇、家庭背景,导致的财富差距并不令人意外。但如果同为工薪阶层,一个垄断企业家庭的收入与一个普通家庭的收入差距大到了令人沮丧的程度,那就不正常了。公众真正担忧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附加于收入分配之上的制度不公和机会不平等。 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令人忧心。然而几易其稿的收入分配改革一直难以成行,缩小贫富差距的制度努力遭遇了无法克服的阻力。在这样的语境下,一个两岁的娃娃都足以让公众心态失衡,为之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