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6时,绵竹市清平派出所接省地质勘察院紧急求助:该院7名工作人员在清平乡后山杨家沟至金包银段进行地勘作业时被困,无法联系,请求救援。 28日下午2时,经过营救人员近两天的大营救,被困人员全部获救。 山洪冲毁道路7地质队员被困 26日晚,绵竹市公安局领导和乡党委、政府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派民警深入黑洞岩地段实地走访。 在走访中,民警得知,25日晚,清平乡境内连降暴雨8小时,致山洪暴发,最大洪峰于26日7时20分由上游而下,将沿途刚恢复的重建工程及道路大部分冲毁,黑洞岩堰塞湖水位上升,地质勘察院地质队的7名职工无法撤离。 强渡堰塞湖营救人员徒步搜寻 营救人员根据所处具体位置判断,被困人员居住的工棚尚未冲毁,暂无生命危险。 但如不及时救援,由于食物短缺,下次洪峰来临或被困人员强渡都会导致严重后果,情况十分紧急。 营救人员及时将信息上传至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决定由武警官兵(武警水电、消防)、派出所民警、地勘队职工、政府干部、向导等25人组成救援小组,徒步前往杨家沟搜救被困人员。 27日早上7时,救援小组携带施救工具徒步上山,进入发电厂隧道,当行至300米处时,遇前方隧道出现深水区,消防官兵先行探路,但继续深入20米,水位深达1.7米,且越往前走水越深,又严重缺氧,救援人员只得原路返回。 用木棒制木伐救出被困人员 搜救暂时遇阻,大家决定执行第二套施救计划,由小木岭发电厂二级站步行至黑洞岩,到达堰塞湖,此时堰塞湖上升10余米,已将原来简易通道全部淹没,四周皆是悬崖峭壁,无法通过。但救援人员仍不愿放弃,消防官兵下水强渡,终因堰塞湖水太深、湖太长而被迫放弃。 怎么办?救援小组退回堰塞湖外围,后通过周边电话、对讲系统得知被困人员已自行转移到农林公司矿部,另有3名农民工也加入其中,被堰塞湖挡住去路。 7人站立于房顶等待救援,救援小组调来皮划艇,用木棒制作木伐,渡过堰塞湖,于28日下午2时将被困人员成功营救。 杨勇华西都市报记者廖兴友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