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要闻·华西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3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30日 ] -- 要闻·华西评论 -- 版次:[ 011 ]
控制垄断高工资不必那么费力
2010-07-30

  《工资条例》草案已经完成,并将于近日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据参与起草的专家介绍,对垄断行业的高工资进行限制是《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草案规定,特殊行业如需对工资、福利、补充社会保险等进行调整,必须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国资委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7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青年报一评:

  行业差距已成为中国收入差距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垄断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与其他行业比,最大差距已在10倍以上。垄断行业的高工资,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工资条例》草案剑指垄断行业高工资,也许是在顺应民意吧。

  垄断企业独占国家资源,坐享垄断的好处,他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本来就不应该,现在,我们还要为他们的利润分配劳心费神,需要那么多专家出谋划策,浪费那么多的社会资源,这难道不好笑吗?

  事实上,我国现有的垄断行业,该不该被垄断,就一直有很大的争议,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石油,社会对其诟病已久,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中很多行业不应被少数国企垄断。

  九三学社就曾提出,交通、运输、电力、电信不少赚钱的领域,应该向社会开放,允许让民营企业去竞争。如果这些建议能成为现实,有充分竞争,就不存在高额垄断利润,也自然不会有垄断企业高收入控制的问题。   (谢昱航)

  华西都市报再评:

  1890年,美国诞生了《谢尔曼法》,被称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之母;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句谚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许,算得上反垄断意识的萌芽。

  中国人的收入差距正在日益扩大,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有时候,进行诸如此类的比较是充满痛感的,普通民众即使不与富翁层相比,横向比较的话,也能发现:这辈子是否进入了一家“好单位”,对柴米油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但遗憾的是,垄断行业高工资,仅仅是垄断这场噩梦的一个投影而已,有识之士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呼吁:垄断本身,是不是也需要一次彻底的解决?21世纪的

  中国,连农民工都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闻到竞争的味道,但是垄断型国企们纹丝不动……那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进行所谓“竞争”。

  生活中,当“铁老大”遇到“电老虎”,他们一定会相互指责,并像普通民众一样发出对反垄断的强烈渴求;但倘若有人想把他们都拉上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跑道,没有一家国企会点头同意。这有点像我们年轻时,希望“干部队伍年轻化”迅速成为一个事实,而年老之际,却迷恋于在各个领域守住自己的每一寸土地……

  控制垄断行业高工资,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课题,绝不仅仅是在账面上削减削减那么简单。(贾知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