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商局昨日发布2010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发展报告 昨日,成都市工商局发布2010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半年里,外商投资呈现出数量和质量上的双突破:上半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外商投资增加上半年新登记外资企业294户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94户。其中,法人企业125户,同比增长76.06%;分支机构169户,同比增长27.07%。 上半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达17.18亿美元,注册资本为11.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9.98%和143.28%。这两项主要发展指标,今年上半年已超过去年全年。 外商投资企业在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7月13日,全省首家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诞生。这是一种新的外商投资企业形式,无需向商务部门审批,无需验资,没有注册资本的法定要求,可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这拓宽了外商在蓉投资的渠道。 外商投资企业看好成都第三行业,特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这两个行业新增户数占到新增总数的一半,紧跟其后的是房地产业和制造业。 商业巨头落户总额5000万美元以上有9户 在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中,不乏投资总额数千万元的国际商业巨头。上半年新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投资总额为1000万—5000万美元的特大型项目19户,投资总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9户。其中包括思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成都华森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现代农业项目,锐康晶体(成都)有限公司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很多跨国集团也看好成都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上半年,包括家乐福、路易威登、耐克、大众等纷纷在成都开设新分公司或分店,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成都分行开业,成为第一个在西部地区落户的日资银行。亚洲国家仍然继续担当着成都市外商投资主体,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法人企业(不含分支机构)有90户,占新登记法人企业总数的72%。 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今年外商投资呈现重大转折性变化和飞速增长势头,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金融危机影响减弱,成都在中国内陆成为投资标杆城市,来蓉投资的外资也随之增多;二是“扩大开放年”政策发挥作用,成都实施了多条政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开放合作;三是灾后重建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使外来资本曾经的观望和等待态度转变为加快投资的具体行动。华西都市报记者胡挺实习生徐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