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中央、地方拼盘式的投资方式。明确投资的责任,是中央的由中央全额投,是地方的由地方全额投。现在“钓鱼式”的投资方式是引起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重要原因 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加大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我国价格扭曲的时间太长了,只要用价格手段,必然会引起价格的上涨。因而3%的目标可以放宽到5%,只要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不长期处于负利率状态,中国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政府应该提高三个“容忍度”:一是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二是对节能降耗指标未达标的容忍度;三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容忍度。我同意这个提法,对这三个问题采取措施解决是对的,但操之过急不行。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日前在一次内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发表以上观点。 8%不应该成为心理底线 7月15日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1%,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6%,6月份同比上涨2.9%。经济增长与物价走势正向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大体符合市场预期。 但对下半年的经济形势,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分歧,吴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还会减缓,但我们还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把注意力聚焦在改革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 中国经济经历了2002年至2007年的经济增长周期,由于经济结构和环境的压力需要调整,速度应该适度放缓。但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为了保持市场的信心,政府采取一系列刺激政策是必要的,达到了效果,但也带来了问题:一是地方财政负债加重;二是经济结构恶化;三是通货膨胀预期上升。 2010年,政府看到了问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措施,让经济从应对危机状态回归正常调控,突出经济结构调整,管理通胀预期,是正确的。 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候,经济增速回调是必然的,8%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心理底线。解决中国经济问题,要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加大改革力度,要有足够的定力与耐力。 改变中央、地方拼盘式投资方式 在政策执行中,吴晓灵强调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在金融政策上,应该控制货币,放活金融。信贷方面,维持现在的力度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非银行信贷,即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金融业务一定要放一条活路,否则就会把经济憋死。 第二,用改革的办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首先在分清债务性质的同时,要改变中央、地方拼盘式的投资方式。明确投资的责任,是中央的由中央全额投,是地方的由地方全额投。现在“钓鱼式”的投资方式是引起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重要原因。其次必须给地方政府以稳定的税收来源。 第三,房地产调控决不能动摇,但是要进行制度方面的改革。限制银行按揭贷款是正确的,因为按揭贷款多了,就在创造货币需求,这样的话会推高房价,但还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 第四,要用市场机制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减少行政考核引发的数字造假风险。 第五,如果要以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就要分好蛋糕,重点在于机制上的变化。吴晓灵认为应该在国企改革方面做一些文章:一是重点解决国企利润分配和加大上缴比例问题,让全民享受改革的成果。二是要科学地界定国企的边界,给民间资本以投资的空间。 据《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