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交警支队全力构建老区交通管理“快车道” 在网络上开通平台、与网友面对面交流;投资上百万元,用于打造数字化执法模式,构建内部外部双重信息防护网;不到半年时间,开展专项整治15个,当地交通环境得以明显改善…… 近年来,随着“六路建设”的强力推进,巴中交通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着交通建设历史性的巨变,巴中交警部门大力创新,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情况并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新模式,当地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 落实网络问责欢迎市民网友监督 日前,记者从巴中市了解到,为了把执法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巴中交警支队先后出台了10多个执法规范化制度,提出了“信息录入按时效、网络办案照程序、案件办理每周查、事故完结月月清”的执法规范化要求,通过邀请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市民等组成的执法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同时开展与网民互动上线的“阳光政务”活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地欢迎网友或者普通市民的“问责”。 近年来,交警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永恒主题,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廉洁公正执法等工作,全面加强了对民警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和严格训练。特别是以执法规范化管理为契机,自觉接受网友和市民监督,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 投资数百万执法设备全面“数字化” 虽然经费十分紧张,但是在巴中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巴中交警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一大批信息化装备的到位,让老区的交警也正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 在建立完善指挥中心、视频会议室、远程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设施的基础上,巴中交警又购置计算机、对讲机、DV摄像机、移动警务通手机、录音笔等数码装备配置到一线,并全面更新了支队机关服务器和内外网管线。 在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巴中也注重信息化防控网的建设。先后投资135万元在巴中市城区建立了全部覆盖的电子眼。与此同时加强了对一线民警、协警使用高科技设备的大练兵,使民警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仪、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仪、数码摄像机、执法监督仪等高科技装备能熟练操作使用和简单维护保养。 半年15个专项整治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在巴中当交警还真不轻松,仅 仅在今年上半年,巴中交警已经开展了各种类型的专项整治活动15个,这些整治活动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 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及交警部门的安排部署,结合巴中道路交通实际,今年已经先后开展了为期40天的春运;为期两个月的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为期40天的酒后驾车专项整治;为期3个月的抛洒飘散物品专项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等大型专项整治15个…… 而这些整治活动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醉酒驾车、乱停乱放、抛洒物品等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不文明行为显著减少,巴中的道路交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习成都车管经验开展“一条龙”服务 近两年,巴中全市的机动车以20%的速度增加。特别是去年底以来,巴中全市申请驾照和机动车登记的业务陡然上升,这就给巴中的车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情况下,巴中交警按照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要求建设车管办证大厅,并赶赴成都“取经”。 按照成都车管所的经验,巴中市交警支队车管办证大厅聘请10名辅助工在前台受理业务,开展了一窗式车管服务工作。 今年上半年,巴中车管所办理机动车驾驶证业务总量为66298件,其中初领22016人、增驾2293人、补换领证19361人、审验20476人;办理机动车业务总量30814件,其中注册登记6321辆、车辆检测26999辆;四县(区)大队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16257辆、驾驶证15858人、车辆检测16355辆等各类业务共计60267件。 陈杨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运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