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3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30日 ] -- 特刊 -- 版次:[ 063 ]
不惧“鬼门关”
“入川第一中队”捍卫蜀门安全
2010-07-30
南江交警文明执勤
南江交警在治理陈家山山体滑坡

  ——记巴中市南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上两中队

  南江县光雾山景区内,有一个有名的地方叫陈家山,因山高、坡陡、弯急、崖高、安全隐患多,人称它“鬼门关”。

  为了保障过往车辆的安全,有这样一批人长年驻扎在这里,他们就是南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上两中队的民警们,由于这里地处川陕交界处,出川的北大门:蜀门,就是他们每天巡逻的必经之地,该中队理所应当地成为“入川第一中队”。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让每天在蜀门下入川的车辆安全的通行。

  一个中队8个人守护川陕重要枢纽要塞

  南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上两中队在巴中市公安交警系统中有多个第一:除了入川第一中队这个称呼外,他们辖区的海拔也是全市最高的,这也注定了他们工作的艰辛排在前列。

  该中队成立于1998年10月,位于省道S101线499km+500m(南江县上两街道),中队地处川东北要塞,是川陕重要枢纽,中队现有办公和民警住宿用房380平方米,8个人,辖9个乡镇,65个行政村,361个社,总人口41256人,幅员面积2800平方公里,有省道101线(南台路)78km,县道(柳贵路),乡道180km,村道路185km,日车流量达1000余台次。

  南江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蒋太山介绍,上两中队辖区不但范围广,且有14.7公里的特危路段:陈家山。陈家山因山高、坡陡、弯急、崖高、安全隐患多,人称“鬼门关”。

  为了保障过往车辆的安全通行,上两中队的所有民警1年365天,天天都在陈家山上度过。因为辖区广,上两中队的民警们一出勤就是一整天,不能按时睡觉、吃饭是

  常事。蒋太山说,从中队到辖区内最偏远的贵民镇,民警们仅开车就要开4小时。尽管如此,上两中队的民警们从没落下过一起警务。

  在上两中队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不少的锦旗和感谢信,其中有一封被民警们小心收藏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交警同志,感谢你们一直在这条路上守护着我们,因为你们,行驶在这条道路上的我们就像吃了

  一颗定心丸……”

  上两中队的民警们说,挣锦旗和感谢信不是他们干工作的初衷,但因为有了这些感谢信的鼓励,即便是在上边一直坚守到老也值。

  中队长带病坚守为工作一再拖延看病日期

  今年30岁的何超是中队长,身高177cm的他,体重只有106斤。同事经常跟他开玩笑说:“超哥,你在陈家山执勤的时候别忘了在兜里揣点石头,免得被风吹跑了。”

  去年11月15日,一个让何超记忆深刻的日子。那天他在中队执勤,凌晨2点,中队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来电人称:“陈家山下大雪了。”当时何超没想太多,穿了很少的衣服就和同事一起上山了。这是陈家山2009年的第一场雪。当时正值观赏光雾山红叶的旅游季节,很

  多游客还在景区内,据初步估计,这场大雪把400余辆车困在了景区内。

  景区内的气温下降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下,单薄的着装让何超和同事们冷得直打哆嗦。雪越下越大,很多车辆的油料被冻住,为了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游客安全离开,上两中队全员出动,有的为乘客的车烤车,有的替乘客开道。

  一天一夜的时间,民警们没吃过饭、睡过觉。16日早上,景区内的被困车辆全部安全离开光雾山,乘客们竖起大拇指说:“陈家山的交警真棒!”

  今年7月15日上午8点过,光雾山,中雨。记者前往陈家山采访正在巡检的民警们。刚进入光雾山风景区,一股山洪漫向公路,过往的车辆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驶。见此情景,何超立即找来附近的林场工人,两人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踩入水

  中,用铲子疏通路边的涵沟。虽然已是夏天,但这里的水却透着刺骨的寒,一心想着过往车辆的安全,何超顾不得本来已经得病的身体,将涵沟里的树枝和泥土铲到一边,不一会儿,涵沟通了,山洪流回涵沟。穿上鞋子,何超等民警继续往前赶。

  车子走到光雾山景区内的陈家山特危路段,滑坡再次挡住了去路。见此情景,老民警何彪立随即电话通知了附近林场的工人前来支援,何超则负责引导过路车辆安全通过。不到5分钟,附近林场的工人赶到滑坡路段,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后,何超带着大家行动起来,抬树的抬树,铲土的铲土,虽然山上不时的有土块滑落,但他们没有就此打住,不到半小时,堵在路上的土堆被清空,过往的车辆纷纷向何超一行道谢。

  一路上,何超和队里的同事们还不时提醒过往司机说:“雨天路滑,请减速行驶。祝您一路平安!”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超和他的队友们一直战斗在陈家山。何超的队友说,因为目前处于汛期,陈家山容易出现险情,所以整个中队都会很忙,而本该去检查病的何超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据记者了解,何超目前已出现尿血症状两个月,但原因不明。他本打算于7月初到汉中检查,但因为工作太忙,检查的日期已多次拖延。

  当记者再次询问何超是否后悔上陈家山时,何超还是那句:“警察到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何超说,虽然不后悔,但是他心里却有太多的愧疚。因为家在长赤,自从干上这份工作后,何超两周才能回家一次。想起家中两岁的女儿,何超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愧疚。何超说:“爸爸妈妈把我养大,又要养我女儿,他们太辛苦了,我常年在外,不能照

  顾到家,不能陪女儿,我真的问心有愧。”

  “入川第一中队”守护安全捍卫蜀门尊严

  光雾山因为地处川陕交界处,是出川的北大门:蜀门,常年都会有外地游客。因此,上两中队需要守护的不仅仅是过往行人的安全,他们还代表四川人民,捍卫者蜀门的尊严。

  2009年5月,重庆某老年队来光雾山旅游,老人们在燕子山迷了路,接到报警后,上两中队的民警们迅速组织人员到山上将老人接了下来;

  2009年10月5日,在桃园景区执勤的南江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副大队长蒋太山、民警蔡军、杨柳接到一陕西游客李某求助,称其价值1万余元的摄像机在旅游途中丢失,请求帮助寻找。3名民警立即联系中大旅游公司,并带上李某在景区对观光车逐辆进行查找。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在9号观光车后排座位下找到其丢失的摄像机。

  2009年12月的某天,一货车在陈家山侧翻,接到报警后,中队长何超一行迅速到现场疏导交通,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司机的财产不受到损失,民警们在救助伤员的同时,迅速为司机联系了运货车……

  像这样的事情在上两中队还有很多很多。在光雾山上,遍山的红叶是一道风景,上两中队的民警们则是另一道风景。他们无私的奋战在离家遥远、山高路险的陈家山,守护着旅客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蜿蜒的陈家山上,他们就是一块移动的路标,指引着过往车辆安全前行;在过往行人的心中,他们就像一个守护神,用汗水和青春守护着过往的每一个行人。

  李玉娥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运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