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控政策“组合拳”的影响下,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出现价跌量增的情况。国土资源部强调,下半年应保持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实现调控目标。 上半年住宅用地供应增112.5% 7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公布的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土地出让平均价款为94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9.8%。其中,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出让平均价款环比下跌10.6%。 据统计,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土地供应总量为17.9万公顷,同比增加65.1%。“上半年土地供应量充足,全国31个省区市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加98.4%,其中商服用地、住宅用地供应量同比分别增长64.1%和112.5%。”报告指出, 在住宅用地中,保障性住房用地(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廉租住房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加99.2%,保障房用地供应量明显增加。从36个重点城市供地情况看,上半年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加的城市有30个,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加的城市有28个。 报告认为,随着房地产调控新政的出台,房屋销量开始下降,市场观望气氛转浓,房企拿地热情明显降低,市场竞争强度有所回落,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流标(流拍)现象。报告称,从上半年的监测分析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半年将保持政策持续性稳定性 地价走低自然将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浙江省省长吕祖善26日表示,目前房地产成交量明显下降,相关税收也将减少,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正在显现。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表示,今年楼市调控以来,目前影响最大的不是房子,价格真正下跌的是土地,而土地跌价是地方政府无法承受的。他认为,地价下跌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更影响到地方的融资平台。 尽管如此,国土部报告仍然建议,要保持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实现调控目标。报告认为,现阶段宏观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加之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经济复苏和房地产调控持续性的担忧。“因此,在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相关部门一是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民生用地供应计划切实‘落地’,保障民生用地供应。二是要在保持政策持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避免政策起伏过大,确保调控效果实现。”报告称。 据《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