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多家机构的预测判断,今年第三季度的CPI涨幅有望在3%- 3.1%。 交通银行当日也发布了下半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预计下半年物价将呈现“高不成,低不就”的见顶平缓回落态势,全年物价出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倒“U”形。 “7月份可能是最高点,但是全年物价将出于相对温和的状态。因此调控政策应该基调稳定,对于信贷控制可以局部、适度放松。”他说。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物价同比涨幅为2.6%,其中最高点是在5月份,同比涨幅为3.1%。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一次突破年度调控的警戒线。 不过,7月份,考虑到蔬菜等价格回升,以及去年物价基数低的原因,该月物价同比涨幅可能创下新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也认为,6月份物价涨幅比5月份低,主要原因是蔬菜价格环比下降,但7月份有了新的变化,因为5月和7月两个月蔬菜价格都比较高,这个通胀率接近目前的非蔬菜CPI通货膨胀率。 宋国青认为,季节调整后CPI在7月比5月上升年率为1.2%-2.0%。而按照7月18日的商务部数据并考虑到后面的上升,估计7月份CPI同比上升3.2%-3.3%。 商务部数据显示,7月份肉价和菜价都在上升。7月5日至11日、12日-18日两周,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暴雨和高温天气交替进行,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上涨2.2%、5.5%,其中猪肉批发价格分别上涨2.1%、2.6%。 不过,目前的物价上升,以及经济增速下降的表面情况,可能只在短期内出现,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不大。 交通银行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在9.7%,第四季度有望达到9%,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 连平指出,经济增速仍在潜在增长率9%以上,全年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尽管下半年因为贷款环比下降,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下行,但目前国内仍有很多有利因素。比如以投资为例,西部大开发、新型战略产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加快,可能会弥补经济下行的不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