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2岁的张孝强拿着一个“元宝”呆在济南市一条大街上,一边乞讨,一边守候一位请他吃饭时将“元宝”遗忘的好心人。这看似一爱心接力的故事,随着它不过是作为职业“新闻线人”的济南市民王木白(化名)编造的一起虚假事件的真相大白后,“元宝哥”事件不仅成为济南颇受关注的社会新闻,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职业“新闻线人”道德的思考。 7月14日,济南多家媒体接到长期为媒体提供线索的“新闻线人”王木白打来的电话,他爆料说一个名叫张孝强的乞丐,在街上乞讨时手里拿着一个“元宝”,这个“元宝”是之前一位经常请张孝强和其他乞讨人员吃饭的好心人丢失的,张孝强在等着失主回来认领。此后几天,济南多家媒体连续报道了“义丐”张孝强的故事,并有媒体给张孝强冠以“元宝哥”的称呼。 随着采访的深入,媒体开始质疑“好心人遗留元宝”一事的真实性。7月18日,王木白向媒体承认,此事是他和张孝强商量后编出来的故事,“元宝”也是他找来交给张孝强的。 事实上,在济南活跃着一批职业“新闻线人”,他们每天寻找线索,为自己讨生活。“新闻线人”王奎杰说,近10年来,他先后买了6部摄像机,主要为电视台和报社提供新闻线索和视频资料。“平均每月收入2500元,有时甚至超过3000元。爆料越猛,得到的线索费就越高。” 针对此类现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强月新教授认为,目前在全国,职业“新闻线人”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新闻线索的真实,除了“新闻线人”应该自律,媒体也应该加强对新闻源的审核。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