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版:成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2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22日 ] -- 成都 -- 版次:[ 025 ]
小区百米围墙开12道门 800业主担忧安全喊封墙
2010-07-22
小区围墙被开12道门,业主担心安全问题

  成都武侯区建设局和火车南站街道办:尊重大多数业主意见

  临街12户业主

  原来花园临近河边,我们把窗户改成防盗门,进出从花园经过。路面扩宽工程,花园缩水一大半。新立的围墙,必须要给每家开一道门,方便进出

  800户业主

  遭遇小偷踩点式的入室偷盗,门越多越不安全,监控设备根本没法安装。围墙上留门,这12户业主说不定哪天就会住改商。集体要求封墙

  “百多米围墙,开了12道门,可以说是个个大门通小区,安全咋保障?”家住成都桐梓林南路某小区的朱女士,这半个月来总是提心吊胆。

  担心的不止朱女士一人,临街住宅楼的200多户居民,都为此事着急上火。不少业主向物管、街办反映,家里曾受到歹徒试探性、踩点式的入室偷盗。

  一堵围墙开了如此多的门,还能算是围墙么?

  临街12户业主:围墙上须给每家开道门

  围墙开门一事还得从去年说起。“原来小区门口有一条泄洪河,又脏又臭。一到夏天就根本没法生活。另外,河边的路面太窄,交通时常拥堵。”业主黄月(化名)说,武侯区政府为了解决此问题,于去年年底打算实行河面加盖以及路面拓宽工程。

  在征集意见阶段,这个工程获得了附近小区的广泛支持。但“会不会加重噪音?以及如何防噪?”成为大部分业主最关心的事。

  就在业主们为噪音问题争论不休时,临街一楼的12户业主也提出了要求:新立的围墙,必须要给他们每家开一道门。“我们当初买房子,楼底的房

  价就比其他楼层贵得多,因为开发商把楼底花园算了进来。”临街12户业主之一黄明琳说,路面扩宽工程,让12户业主的花园缩水一大半。

  “原来花园临近河边,为了散步、买菜方便,我们都把窗户改装成防盗门了,进出都要从花园经过。”黄明琳说,为了支持这项政府工程,12户业主没有一句怨言,只希望能在砌围墙时,留一个门洞方便进出。

  800户人忧安全 与12户业主纷争半个月

  12户业主的这个特殊要求,起初并没引起其他800多户业主的集体注意。直到半个月前,围墙上多了12个门洞。这下,业主们慌了。

  “这么大的事情,也没有征求意见,更没有公示,我们完全被蒙在鼓里。”黄月说,路面改造之前,小区有4层屏障来保障安全:泄洪河、两道高矮围墙以及监控设备。但如今,第一道屏障已完全消除,两道围墙也在施工过程中被拆掉,重新砌的围墙又多了12道门。“门越多越不安全,监控设备根本没有办法安装。”黄月说,这样的情形无疑让小区保安形同虚设。

  除了安全隐患,800多户业主还有其他担忧。“围墙上留门,这12户业主说

  不定哪天就会住改商。”业委会主任杨文清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12户都不应该牺牲小区800多户人的集体利益。

  为此事,黄明琳却有她的说法,“我们离街面最近,要是贼来光顾,首先受到影响的,也应该是我们12户。”黄明琳说,至于住改商,业主们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曾经和施工方有过协议,不会把住宅改成餐饮和娱乐店铺。

  12户业主与800户业主之间的纷争持续了半个多月,关系几近僵化。双方都希望相关部门能调解此事,让小区重新回到平静。

  建设局和街办:尊重大多数人意见封墙

  “和12户业主达成协议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我们是根据规划来施工的。”武侯区建设局城建科康科长说,接到反映后,施工单位立即停止了围墙修建工作。“我们希望小区居民能拿出统一意见。具体协调事宜由街办在负责。”

  火车南站街道办负责人说:“去年11月,街办、业委会、物管方以及居委会开过3次协调大会,围墙开门一事也拿出来讨论过,但当时没有协调好,也就不了了之。”后来,施工方与12户业主达成约定。即围墙留门

  洞,安装工作由业主自行承担费用。

  至于为何没有公示,该负责人说,路面改造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改造效果在小区内曾经公示过。但围墙开门一事,属于小区业主之间的私自协调行为,所以施工方并没公示。

  “现在几百户业主集体反对围墙开门,我们街办和建设局协商过,当然是要尊重大多数人意见,封墙是肯定的。”该负责人说,街办会进一步在小区内做沟通协调工作。

  至于12户业主有可能坚决不同意封墙,该负责人说:“经过了解,该小区开发商和这12户业主还有一些遗留问题,红线(开发商开发土地的界线)其实就在他们窗户底下,也就是说,楼底花园本来就不属于这12户业主。”如今,为了保障这12户业主的出行便利,施工方还专门留出1.5米宽的距离,“希望这12户人能够以大局为重,理解这个决定。”

  记者陈黎摄影吕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