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2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22日 ] -- 中国 -- 版次:[ 013 ]
首次公开差额选拔 公安部3名新局长获任命
2010-07-22

  近日,公安部正式任命武和平为宣传局局长、刘跃进为禁毒局局长、毕晓明为离退休干部局局长。这显示公安部这次极具特殊含义的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获得成功。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3位局长是在公安部首次公开差额选拔局长试点工作过程中,从311名候选人里历经差额推荐、差额面试、差额考察、差额酝酿、会议决定、公示任职,最终脱颖而出的。一次拿出3个正局长岗位公开差额选拔,这在公安部史无前例,在中央国家机关也是不多见的。

  公安部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以前正局级领导干部的产生通常是由组织部门酝酿人选,经过公示等环节后,再由党组织表决通过。

  而公安部今年5月启动的这次公开差额选拔正局级干部,人选范围扩大至公安部副局级以

  上的干部,将过去“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选人渠道进行了拓宽。

  此外,还改变了过去领导提名的做法。采用个人自荐、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主要负责人谈话推荐相结合的做法。根据工作方案,公安部直属机关正局级干部和任职2年以上的副局级干部,均有资格参与选拔,据统计,公安部直属机关符合人选条件的有311人,其中有35人是自荐。

  公安部党委按每个职位1:6的比例,确定面试范围的预备人选。根据面试成绩,提请部党委按照每个职位1:3的比例,研究确定差额考察人选。最终由公安部党委确定最后的任职人选。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告诉记者,通过公选和竞争选拔出来的干部,可以更好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少数人说了算,防止带“病”上岗,能让更多有能力的人纳入用人部门的视野。

  据《南方都市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