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2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22日 ] -- 要闻 -- 版次:[ 004 ]
古城卫士阮仪三欲亲赴峰会建言:用“城市更新”代替“旧城改造”
2010-07-22
阮仪三(资料照片)

  “C21四川城市发展(2010)市(州)长峰会”关注度持续升温

  “旧城不是包袱,不是破烂,不是改造对象!”阮仪三说,它是民族文化传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孕育生息城市的土壤。对于欧洲而言,只有“城市更新”,没有“旧城改造”一说。

  C21四川城市发展(2010)市(州)长峰会”的影响在全国范围继续扩大!政府官员、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建筑大师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对此给予关注,本报开通的“C21”峰会热线电话也持续火爆,截至昨日,全国各地已有数百读者打进电话发表个人观点,提出建议。昨日下午,现任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阮仪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本报举办的“C21”市长峰会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表示如果有档期的话,他希望也能亲赴“C21”峰会,与四川21个市(州)长们面对面进行交流。

  阮仪三说,四川正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新政,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东南沿海城市也将把投资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地区。因此,四川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发展机遇,吸收东南沿海城市的发展经验。“在这样一些大背景下,华西都市报携手新浪网举办‘C21市长峰会’,不仅让城市之间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交流平台,也给他们提供了一次合作机会,同时还可能给四川之外

  的一些城市以启发和借鉴意义,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城市发展的需求。”阮仪三说,他会关注本次峰会,并希望

  峰会取得圆满成功。阮老还建议,峰会组委会可考虑邀请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参加峰会,进行经验交流,寻求合作。

  阮仪三曾多次到四川考察,走访了许多四川城市。他说,四川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省份。城市的决策者们一定要在发展的同时,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因为现在国内很多城市只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保护,让他十分痛心。一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巷、宅院、居住群落,渐渐地被“呆板方盒式”的建筑、兵营式的“居住小区”所替代,到处林立的高楼广场,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取代了原来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和地段。一个城市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魅力,城市的个性并非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然而,纵观当今祖国大地,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烦躁和功利,使得众多的城市失去了记忆。“旧城不是包袱,不是破烂,不是改造对象!”阮仪三说,它是民族文化传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孕育生息城市的土壤。对于欧洲而言,只有“城市更新”,没有“旧城改造”一说。他说,四川的一些城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曾当面批评四川的一些规建者目光短浅。”他说,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二者并不矛盾,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发展需要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同样可以得到发展。

  阮仪三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个城市到底如何才能让它的市民生活更美好呢?除了便捷的交通、洁净的环境等,还需要研究和注重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塑造以及人文关怀的重视,要在建设低碳环保城市上下功夫,要尽量做到“人和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共处。城市化进程势不可挡,城市发展也是应该的,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决策者们一定不要片面追求发展甚至政绩,不要浪费资源,不要一味搞所谓的大公园、大广场、城市地标等形象工程,更不要崇洋媚外,搞一些“看不懂”的建筑,杜绝“千城一面”现象。阮老给城市决策者们提出忠告,城市建设和发展要符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要遵循“中国传统、地方特色”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融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保留和保护好历史风貌,从而提升城市的品质,领导者在决策之前一定要冷静思考,长远打算,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人物链接

  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

  阮仪三,1934年11月21日生于苏州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至1956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56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1961年7月毕业留校至今。他曾以“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等特殊甚至有些过激的方式保护中国古城遗迹。在他的誓死保护下,世界遗产平遥、丽江及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西塘等免遭建设性破坏,并成为重要的旅游遗产地。他因而也被誉为“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5年法国文化部授予他“骑士勋章”。

  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关注“C21”峰会

  西安怎么建设当地媒体欲来峰会取经

  “C21”峰会的影响力正在全川乃至全国不断扩大,国内大量主流媒体纷纷给予关注,并表示将派出记者跟踪采访报道本次峰会盛况。

  继《中国经济导报》、《城市建设》、《南方都市报》、《新周刊》、《大河报》、《第一财经日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四川电视台等数十家主流报纸和电视媒体纷纷加盟,昨日,《21世纪经

  济报道》、《华商报》等主流媒体也致电本报表示将强势关注本次峰会,适时报道峰会进展。《华商报》一负责人昨日表示,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城市西安,也正筹谋如何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抢得先机,得到更快发展。该负责人称,“C21”峰会举行当天,他们还将派出记者到现场,进行全程跟踪报道,给本地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市民建言|

  成都缓堵希望加大力度

  “C21”峰会不仅引起各地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高度关注,各地市民也纷纷参与其中,就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城市环境等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成都市民邝泉在来电中称,他是外地人,但现在已在成都买房落户了,他很喜欢成都这座城市,也希望它建设得更好。“但是成都的交通

  状况越来越差了,”邝泉说,他和他的同事每天都要因为堵车耽搁很多时间,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快解决堵车问题。邝先说介绍说,他多次去欧洲一些国家,他们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方面做得很好,感觉他们是在用心做,比方红绿灯的安置和时间的计算,都是非常合理的、人性化的。

  广元发展可借峰会招商

  广元市民张彦认为,西部大开发新10年发展机遇对于川北门户的广元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广元是出川要塞,是连接西部重镇西安的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铁路的发展让广元、成都、西安的

  距离大大缩短,促进三地的交流、合作,给广元经济腾飞注入活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张彦认为,广元市可通过“C21”峰会加强跟其他城市的合作,进一步宣传广元,进行招商引资。

  我的城市我献策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城市人的付出和呵护,从一个城市的不同角度展现城市人的精神和智慧,而城市面貌、城市精神、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又往往会影响这个城市的人的素质、个性和幸福感。你对“C21”有何独到见解与建议?你对所生活的城市有什么感受与建议?你对四川未来城市发展有何愿景?你对自己的市(州)长有什么话要说?请拨打本报专为你开通的“C21”峰会热线电话(028)86969110,参与“我的城市我献策”的互动活动,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