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眉山中学高三毕业生唐稚林在看了本报关于玉树学生教材紧缺的报道后,立即动手收集教材,一天之内跑了十多个同学家,收齐了100本教材。 18日下午,唐稚林通过托运的方式将这100本书寄往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唐稚林说,原打算坐车送书到聚源,但因为“暑期正在学散打,抽不出时间”,她只好托运了。小唐说,“能尽微薄之力帮助玉树学生,我很开心!” 昨天下午,学校已经收到这一批教材,这是该校收到的第一批经托运送来的爱心教材。 此外,早在周六上午,家住都江堰胥家镇的龚勇林就来到聚源中学,为玉树师生送来了36本教材,这是该校收到的第一批爱心教材。 龚勇林说,他儿子刚高中毕业,看了本报报道之后,他第二天就将儿子高中的教材全部送到了学校。 星期一上午,聚源中学门口来了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摞教材,交给保安后,连名字也没留就走了。 这几天,聚源中学的电话成了爱心热线,众多热心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捐书事宜,尼玛校长也委托本报转达对热心读者的感谢之情。 据该校刘绪成主任初步统计,目前已经收到的零星教材有几十本,加上尚在邮寄路上的爱心教材,再算上成都树德中学的这一批1000多本教材,总数已经差不多有2000本了,“暂时能缓解教材紧缺的燃眉之急。” 记者阮长安实习生倪承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