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房企纷纷开辟二线城市“主战场”,成都城市价值或将被重估 如今成都公司的老总们回总部开会,不再坐在角落里听别人侃侃而谈;各种从总部发出的销售业绩中,成都的销售业绩也不再是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等等”二字了,有了可以写上一笔的重要地位。而在成都业绩在总公司排名的变化也反映了二线城市地位的提高,而不少的全国性房企也提出了开辟二线城市“主战场”的口号。 “现在连北京、上海等公司的人也指望我们了。”某开发商营销总监不无感慨地说“一线城市是调控的重点,指标基本上完不成了,但是总的指标要完成,只有靠我们二线城市了。”记者了解到半年总结以来,不少的开发商还是保持着年初的指标,而一线城市是此轮调控的重点,这就意味着众多的指标需要在二线城市释放,也就难怪成都等二线城市成为了各个开发商抢夺的目标。 成都指标没有调低甚至调高 半年总结会归来,对于不少全国性房企成都公司的人来说,喜忧参半。喜,成都作为二线城市上半年的成绩受到了肯定;忧,调控力度如此严峻,成都公司的指标却没有半点的松动。 “北京、上海的房子卖不动,集团领导说干脆不卖了,但是二线城市的就不行,尤其是成都。最近一、两年,在城市房地产销售额开始和杭州等地并列,加上外地来成都的开发商太多了,大家都比着来。你5个项目开盘,我就要8盘齐发;你四面布局,我就高中端全包,商业、住宅、别墅一个不少。跑不赢市场可以,要跑赢对手,结果越跑指标越高。”一位老总感叹道。 记者从保利、华润、中海、万科等了解到,半年后各个企业的年度指标几乎没有调整,甚至有传言说,很多在成都的全国房企指标不但没有下调而且在上升,部分一线城市滞销的指标也压到了二线的成都来。对此,随着大多数的公司都没有正面回答,但是从7、8月逐渐开始密集的推盘节奏来看,这一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而关于开辟成都“二线城市”为主战场的战略频频从各个房企传来。新政后,中国铁建地产在土地市场投入资金高达44亿,除了北京、 广州两个一线,还有一个就是成都,而成都资金的投入与这两个城市相差无几。同样在日前复地公布中报后,董事长范伟表示,二线城市对业绩的贡献出现明显增幅,复地下半年的销售项目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新增供应将有80万平方米。记者还了解到复地的房地产私募基金也有部分投入到了成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线城市地位的上升。 二线城市从“黑马”变“白马”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近日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2010年上半年,在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上榜的开发商依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销售业绩,虽然相比2009年下半年企业的销售情况有所下降,但相比2009年上半年,大部分上榜企业仍然实现了30%左右的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业绩表明,二线城市已成为房企主战场,占比大幅上升。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明显趋势与上半年销售额及面积均同比大幅上涨的现象叠加在一起,很可能对未来尤其是下半年的市场形势造成影响。 二线城市2009年全年金额贡献率是48%,而2010年仅上半年其贡献率上升至52%。对于二线城市销售金额的提升,中房信联席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越来越低,二线城市贡献率加大,已经是个趋势。他表示根据其手中的数据显示,全国排名前10位的大城市市场份额已经跌到20%左右了,80%的来自二三线城市。过去所谓的成都、 合肥、西安、重庆、武汉等多数二线城市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马”,而是“白马”了,是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一、两年前,随着各大开发企业的进入,成都在全国楼市的地位已经逐年提高。富力地产成都公司营销总监李红超告诉记者,虽然,今年还是富力正式销售的第二年,但是今年的销售指标已经从去年的几个亿上涨到了10多个亿,不论是增幅还是增量都相当的高,但还是可以看出公司是长线看好二线城市的成都。 “港资对成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一位上海的投行告诉记者“虽 然现在进入成都的港资并不是很多,但是对成都有兴趣的香港企业还排着对呢!包括一些江浙投资方,对成都也是非常看好的。”据了解,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缺乏的瓶颈已经让更多的企业纷纷转入二线城市,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成都的外来企业也不胜枚举。不论是自己开发的,还是投资持股的,总之成都已经成为他们在西部的一个必争的高点。从销售到拿地上,成都的价值正在被中心认识,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涌入的全国房企也为成都土地价值的转化提供了更为专业高效的途径。 记者张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