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席卷﹄、﹃超级巨龙﹄轮番登场
坐在﹃鱼嘴﹄回首两千年
奢华如梦的视听盛宴
恢宏的演出场面,超乎想象的震撼 四川唯一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独一无二的完美体验 道解都江堰,中国首座半世纪前的废墟剧场
“一座造福万世的古堰是游客到此一游的原因,而一座风情万种的城市才是游客留下过夜的理由”,《道解都江堰》给你最美好的旅游记忆。
坐在“鱼嘴”看“两千年回首”观众体验家门口的“大剧场”
上周五晚8点,《道解都江堰》剧场仍是座无虚席,成都市民、外地游客为主的观摩团早早的等候演出开始。
在轰轰烈烈的生产氛围中,《道解都江堰》拉开序幕。交错嘈杂的音乐声和忙碌的工人,在幽默和批判的边缘,展现了一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就在那一刻,自然的力量袭来,洪水淹没了正建设的这座大坝。……灾难过后,人们开始领会到天人合一的“道”家奥秘。
“座位后面600米就是鱼嘴,我们现在是‘坐’在鱼嘴看《道解都江堰》。”据介绍,演出选在岷江旁,离鱼嘴仅60米,在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座高20米,宽
80米的废弃大坝上进行。演出以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和博大精深的道文化为主体内容,利用高科技的声光技术和造浪技术营造如梦如幻的美景。
市民刘小兰说:“在这样的环境,仿佛回到了秦朝,我们看到了李冰父子是如何带领百姓修建了这座顺应自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因为都江堰成为了不知饥馑、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这里油菜花田、市井生活,相当安逸……于是,知恩的蜀地人,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感恩。在千年背影的歌声中,整个剧落下帷幕,强烈的冲击感让观者久久震撼。
坐在“鱼嘴”看道解都江堰剧场选址三种形态的千年一叹
《道解都江堰》横空出世,注定将改写中国实景演出历史。据介绍,整个演出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三”这个道教中的吉祥数字和最大数字在整场音乐剧中充分体现。
首先,从剧场选址上,《道解都江堰》的选址上遵循了“三”的理念。一条江,即形成于亿万年前的岷江;
一个奇迹,即修建于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座遗址,即建于50年前废弃的鱼嘴电站。而以剧场为圆点的1平方公里范围内,将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玉垒山、安澜索桥、二王庙、秦堰楼、伏龙观、金刚堤等享誉世界的风景尽收眼底,构成宏大的全景画面,周围景观与《道解都江堰》大型实景演出可谓众星捧月。
特 别 提 示
20万支油菜花水中升起舞美设计三大特技的强势震撼
观众席前的水面、右侧的山坡、左侧的岷江及对岸景观、中景的离堆、安澜索桥以及目光所及的远景山峰及建筑,范围在两公里左右,它是演出的背景。当它在灯光下出现,会让观众感到一种巨大的震撼。观众席前水面为近景演出区,是演出最重要的场所,大型布景从水下
升起与水面可浮动局部景观,构成一种流动变幻的景象。另外,巨龙、滔天的洪水、油菜花、三星堆、三棱镜等都是重要看点,而每个看点在整台演出中都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据青都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解都江堰》最大的看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头
高19米,全长108米的超级巨龙,它的巨大体形将让观众为之震撼。二是洪水,一瞬间,巨大的洪水席卷而来,警示着人们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即将降临。三是20万支油菜花,突然自水中升起,蓬勃盛开,一片金色的海洋,昭示着成都平原千里沃野的富足与丰饶。
特殊空间里的绝妙演绎空间体验三种文明的激情碰撞
当我们置身于《道解都江堰》的剧场时,你会感到,自身已处于一个时空相互交错,充满文明激情碰撞的环境之中。
当我们回首时,看到的是造福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划时代的杰作,它代表的是中国最发达的“农业文明”。
当我们面向舞台时,看到的是鱼嘴电站废弃的发电机房,它是“人定胜天”的非理性思想造就的产物,它是“工业文明”的“样板”。
而当我们观看演出时,看见的是人心扭曲、环保、反抗、狂妄、迷茫……以及都江堰的历史、故事。它唤起了我们的记忆,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后现代文明”的深思。
这样一种环境,这样一场演出,看似三种文明形态的时空移位,其实是他们的
真情对话、遥相呼应。一边是水泥与钢铁的现代构造,另一边则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古代水利工程,而眼前则是生活气息浓郁的后现代社会生活。而这一切都在《道解都江堰》提供的这一特殊空间中得到了绝妙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