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要闻·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2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20日 ] -- 要闻·热点 -- 版次:[ 008 ]
洪峰163年不遇 广安28万人大转移
2010-07-20
▲163年来最大的一次洪峰通过广安城区
消防战士在广安老城区转移小孩
民兵预备役正在解救受困群众

  本报昨晚10时30分消息昨晚9时来自广安市防汛指挥部消息,上游持续强降雨形成的最高洪峰,昨晚8时通过广安城区,渠江水位达到25.81米,是广安1847年以来遭遇的最大洪水。广安城北所有门市、超市已经全部被洪水淹没,大部分住宅楼三楼都已经进水。截至昨晚8时,广安市共转移受灾群众28万余人。

  洪峰最高水位6次打破预期纪录广安城北所有门市超市被洪水淹没部分住宅楼三楼都已经进水

  关键词

  洪峰来袭

  163年一遇广安洪灾突破历史纪录

  昨日下午17时,记者来到广安城北渠江边时,发现滨江路已彻底消失,江面就在脚底下波澜壮阔。“大约水位到了25.66米,已超过最高记录,看样子还要上涨。”看守警戒线的民警说。也就是说,目前洪水已经超过了3年前的“7·7”洪灾23.5米,达到“163年一遇”的程度。

  水位还在不断上涨,广安城区正经受着最大考验。“绝不能让一个人落下,确保无一人死亡。”广安全城动员,救援转移、安全保障、物资调度、准备灾后恢复生产等防汛抗洪措施正在紧张有序部署。

  水位突破预报沿江地带一片汪洋

  气象局的预报是7月15日到18日广安区将有大到暴雨。广安区在14日就开始着手准备。但是不断变化的灾情一步一步突破预期。

  17日中午,广安区防汛抗洪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预计洪峰将于第二天中午到达县城,峰值水位为18米,滨江路将被进水。

  然而到18日一大早,水位暴涨,8时就已经上涨到18.1米。下午4时过,水位已经超过21米,这一次预期再次被打破。而上游强降雨持续,巴中巴河、达州州河水位突破历史纪录,洪峰来临时间再次延后到19日凌晨2时左右,水位预计将突破24.1米,历史纪录铁定被打破。然而,18日23时再次预测,水位预计19日14时将达25.2米,4次打破预期纪录。19日14时,却达到了25.44米水位,五次打破预期纪录。17时,水位已达25.66米,超警戒水位9.16米。

  昔日温顺的渠江广安段此时变得桀骜不驯,发出阵阵怒吼,江面比以前宽了4至5倍。放眼望去,沿江地带全是一片汪洋,护安镇、大龙乡、肖溪镇沿江农房大部分没入江中,只看见剩下的房顶……记者欲到受灾乡镇大龙乡采访,却发现道路都被洪水淹没无法成行,县城几成孤岛,城内也到处被淹,头一天晚上走过的地方已全部被淹。

  50多条街道进水46万名群众受灾

  记者昨日下午在广安市广安区护安镇鸣钟村一处山坡上看到,坡左边的护坝村、洞岩村,坡右边的虎啸村、园门村、渠江村大部分农田、民房已被滔滔洪水淹没,洪水中只能看到半截树梢和电线杆顶部。

  广安区委书记蒋英胜告诉记者,目前全区有3个乡镇的场镇全部被淹,成为孤岛;3个场镇局部被淹;老城区的50多条街道进水被淹。

  记者从广安区政府获悉,截至目前,洪涝灾害已造成该区24个乡镇成为重灾区,46万名群众受灾,6.52万间民房受损,41公里路面冲毁,46座桥梁损毁,电力、通讯设施212处受损。

  安全撤离群众等待水退及时生产自救

  灾情发生后,广安区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到19日下午4时,已有23万受灾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在学校、机关房间等地妥善安置,未发生一起伤亡事件。目前救援和转移安置群众还在紧张进行中。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广安区把所有地势较高的学校和机关会议室作为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确保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广安区大龙乡设立了3个安置点,安置群众1081人,购足了粮食和蔬菜,并安排了10名医生免费为受灾群众义诊。

  目前,广安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蹲守在城区划片责任段,等待水退人进及时清淤和消毒防疫。

  廖小兵黎建军记者汪仁洪/文图综合新华社

  ▶岳池

  电线当“保险绳”解救出爷孙四个

  19日下午15时,渠江下游的广安市岳池县罗渡场镇,已成一片水域泽国。昨日中午,救援人员开着快艇,抓住电线,救出王中录一家4人。

  “各位乡亲,洪峰水位将再次提高,请你们立即转移……”19日凌晨1时30分,罗渡场镇的大街小巷响起这样的喊声。这是民兵水上救援突击队在挨家挨户敲门唤醒群众,疏散被困人员。

  19日清晨6时许,罗渡镇临江社区临江街、罗渡中学等街道……洪水不断地吞噬着居民的房屋,该片200余家民居被逐渐淹没,300余群众受困……

  昨日上午11点,洪水已经淹到罗渡镇临江社区河街一些房屋的二楼了。这时有个老人站在三楼呼救。老人叫王中录,他的儿子、儿媳在重庆打工,老人在家里带三个孙子上学。昨晚,干部通知他们撤退时,他们还不相信洪水有这么猛。

  “把快艇开过去,去把他们解救出来。”这时街面的洪水最高水位已经临近平时高高在上的电线了,救援人员顺手就可以抓住电线。“电力部门早就断电了,这电线正好可以成为我们的‘保险绳’。”民兵水上救援突击队队员称。

  “老大爷,慢点!抓稳!”苏小勇一只手抓住当空的电线,另一只手抱住老人的腰,老大爷及他的三个孙子都被接上了冲锋舟。“没想到,电线还成了保险绳……”老人说道。文/图肖勇杨龙凤记者汪仁洪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