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目张胆地涨价。 比如山西平遥古城的门票涨价,据中广网报道:本月19日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举行,按新的听证方案,这次要将门票中准价由每人每次100元调整到每人每次125元,增长25%。参加听证的人员共有27名,其中有24人赞同门票价格调整方案。4人认为价格上调25%不够,应该调得更高一些。 从这能看出,所谓听证,就是明目张胆必须走的一步。那么,且让我们来看看此次听证会的参与者分别是哪些人——晋中市和平遥县的机关、工厂、村庄、企事业单位的消费者代表,2名利益相关者代表,2名专家 学者,还有7名政府部门代表及2名经营者代表……这就不难理解,涨声一片最后引来了掌声一片,本次大会圆满结束。 请注意,没有一名“外地人”参加听证会。众所周知,与全国其他景区一样,平遥古城门票的购买者中,外地人占绝大多数的份额——在这个份额面前,平遥古城曾经公开哭诉过的“公务接待”款项流失量,可能都不值一提。但是听证会上,外地人被遗忘了,虽然他们的意见其实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当地政府部门代表、经营者代表和利益相关者代表,在这个听证会上,他们最合适的位置其实是旁听席;本地消费者代表?那是最容易被操纵的代表;专家学者?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足球赛中,事实证明他们更容易被操纵——小组赛前有无数“专家”认为最大的黑马将是塞尔维亚队,结果黑马兄赢德国、输弱旅,连淘汰赛都进不了。观众们这才明白:原来塞队是替博彩公司打工的,而所谓专家,是帮博彩公司唱戏的…… 对古城景区而言,谁是最可爱的人?外地人——是他们掏腰包,撑起了景区的经济;谁是最值得警惕的人?还是外地人——如果“放任”他们参与听证会,“仅1人反对涨价”的美好设想将成为空中楼阁。 在中国,有关“外地人”的悲剧还不止这些。今年最著名的一起,是深圳市公安局长称——“无业人员不清除出去,深圳没有太平。我们也在争取,深圳不是有立法权吗?如果给我们依据,对3个月以上无正当职业的人,不租房子给他,请他回原籍。”看看,即使在有“移民城市”之称的深圳,“外地人”的境遇依然如此糟糕。 20年前,我以外地人的身份到成都,就读于四川大学。一位安徽同学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总是嚷嚷着,要求川籍教师们用普通话讲学,“四川话谁听得懂啊?!”那时候,他仿佛就是世界上最受委屈的学子,令人同情。有趣的是,我班自外地来的同学中,后来第一个把四川方言操练得流利无匹的,也是这位安徽同学。问及缘由,他傲然答曰:“第一,为了听懂每一堂课;第二,至少我去外面买东西不得遭‘烧’三……” 20年过去,我相信,川大依然会是一个“四川话速成班”的另类课堂。因为有些环境终究没有改变,而在这一特定背景下的时间,流淌得甚是缓慢。“外地人”不是龟儿子,但是为了不当龟儿子,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努力想抹去一个本来并不耻辱的标签。 从此别当“外地人”,因为一“外地”,好像什么都OUT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