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版:房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2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20日 ] -- 房产 -- 版次:[ 047 ]
不久后,逛红牌楼 就像逛春熙路
2010-07-20
红牌楼的旧有商家业开始积极地自我调整
红牌楼地区

  ●根据规划,红牌楼将建设200多平方米的商业楼宇

  近两年来,红牌楼一带的道路交通开始一轮又一轮改造,不少敏锐的商业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对红牌楼的业态进行关注。其实,从几年前开始关于红牌楼市场要拆迁的消息就不胫而走。由于红牌楼市场,尤其是汽配等市场的规模日益做大,开发商和商家们似乎又无法放弃这个阵地。此次红牌楼的市场调整,引入现代商贸的理念,使得红牌楼的商业终于可以争夺低端的“市场形态”,转而迈向现代商业的道路。

  从简单升级到“脱胎换骨”

  目前对红牌楼的商业定位为:至2015年,汽车、汽配市场将逐步向龙泉驿、双流等区域搬迁,未来武侯区将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汽车销售运营模式,重点发展高端汽车营销中心、结算中心、配送中心。鞋业市场逐步将皮革鞋材市场向崇州、金堂等二、三圈层外移,仅保留具较强比较优势的高端鞋业;武侯区重点发展和培育食品行业的总部、连锁经济;家具市场按照“武侯建展销中心,周边建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逐步将武侯区建成一个成都市高端家具展销中心。

  武侯区的未来红牌楼蓝图中,这里将建设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商业楼宇面积,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城市高端物流和新兴房地产等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中心、百货超市入驻,成为成都市规模最大、聚集度最高、服务全省、辐射中西部的“商贸之都”。把红牌楼商

  业业态逐步调整成为以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商务为主的生活服务业态。

  这份蓝图中,地铁商业也被列入重要环节,结合地铁3号线在红牌楼一带规划的两处地铁站点,围绕地铁站点500米范围,鼓励高强度的商业开发;零售商业网点布置要求大型百货店约3万平方米,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约1万平方米,其他中小型商业网点约7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在看过了这份“蓝图”后纷纷表示,未来的红牌楼是典型的现代商业,与旧有的市场已经脱离关系,未来的人们逛红牌楼将享受到逛春熙路、盐市口,甚至是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感受,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由于有产业基础,将有丰富的主题和产业内涵。

  从市场到商贸城转变

  红牌楼的改造是迟早的事,只是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信号,要怎样该,要如何的变,这个区域的商家,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商家都坚持在较低端的市场形态中继续发展,这一次的产业调整和转移,政策面上的利好让开发商和商家们都有了主心骨,纷纷开始自身的调整。以后的红牌楼,‘市场’一词都有可能消失了。”这样的转变也让不少进驻这个区域的开发商纷纷开始调整开发思路。

  从最初的汽配城到如今的汽车文化商贸城,摩尔国际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变化。早在摩尔国际拿地的时候,关于武侯区对红牌楼商圈提档升级的规划就已见雏形。对于一个400多亩地的项目来说,如今开始就地开建市场,根据周边的情况看,市场最多两层楼的建筑。不仅浪费土地,而且400多亩的汽配市场显然也是难以达到业态的饱和度。最重要的是这与现有的低端市场也就没有什么差距,那么对于城市规划、商家发展都没有更多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摩尔国际经历了多达十几次的规划调整,最终确立了集合商务办公、会议中心、电子商务、酒店、餐饮、仓储和现代物流功能七大功能,有具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现代化汽车文化商贸城。

  红牌楼商圈推进办党组副书记、主任白川称,随着红牌楼商圈部分建设项目的完工并投入运营,商圈建设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红牌楼商圈接下来还将引入红星美凯龙二店、红牌楼广场二期、同辉商业广场、莱蒙置地广场、富临广场一期等项目,商业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

  中高端商家集结

  完成业态自调

  红牌楼的旧有商家业开始积极地自我调整,部分与“市场”等业态相关的商家选择了向龙泉驿、双流等区域搬迁,而留下的中高端的商家开始集结,更多过去分散在成都的其他同类型的商家进入,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同类型商家的眼光。

  比如,成都汽车用品行业的一些大户纷纷向红牌楼转移。成都市武侯区车风景汽车用品经营部、成都双盈行汽车用品公司、车之绮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的企业,都纷纷在红牌楼布局未来的商务形态。成都市武侯区车风景汽车用品经营部曾总告诉记者,与北方一线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相比成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主要是商家分散不集中,商业形态落后,缺乏引导。“现在政府的产业调整把那些低端的,影响形象小商铺都搬走,留下的商家可以做出相对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店,而且可以把一些现代商业,比如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元素融入其中。”

  全国各地的行业协会也看中了红牌楼的发展,尤其是广东、北京、浙江等汽车用品行业协会频频来到在摩尔国际汽车文化商贸城考察,包括北京雅森、广州市唯喜、深圳欧华、广州歌华也赴红牌楼踩点。随着这些商家们的自身调整,红牌楼的产业正在日益的优化,红牌楼的崭新气象也已经依稀可见。

  记者张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