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9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9日 ] -- -- 版次:[ 007 ]
告别脆弱再谈中产队伍壮大
2010-07-19

  □单士兵(资深媒体人)

  不管你喜不喜欢“中产阶层”这个称号,这顶帽子都经常被扣在许多人头上。全球领先的市场信息公司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称,中国中产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亿,占总人数的近半。(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0版)

  真是看上去很美呀。要知道,中产阶层加速崛起承载着社会良性发展的巨大期待。毕竟,理想社会应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这就要求中产者成为稳定社会的力量。不难想象,要是中国中产阶层顺利实现大扩军,那将是怎样令人欣喜的事。

  问题是,这种中产扩军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吗?中国中产收入标准是11800-17700美元/年,目前这样的中产阶层规模少于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我们所说的中产不过就是年薪10万左右的人群,他们多是城市里所谓的白领。即便是这样的人群,还是不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很多表面光鲜的中产阶层,根本经不住生活风雨的击打。他们不过就是生活在一种美好的幻象中,命运也不过就像易碎的玻璃。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敢想象,房子、看病以及衣食住行,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易碎的中产阶层,本身就面临“缩编”的尴尬。

  “中产阶层”的内涵,绝对不仅体现在收入层面。它本身还负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价值。比如,在当今中国,中产或中间阶层被赋予的社会稳定器功能,也越来越得到普遍认同。而当前中产阶层如同玻璃般脆弱,实际上寓示着,当前中产力量并不足够强大,地位也并不足够稳当。

  中产阶层大扩军,在现实语境下,多少只是“看上去很美”的事。要真正实现中产阶层队伍的壮大,还是正视当前中产阶层面临的种种困境,找到办法先让这个群体真正告别脆弱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