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7日 ] -- 文娱 -- 版次:[ 012 ]
陈宝国:王利发是我梦了50年的角色
2010-07-17
岳秀清扮王淑芬
马恩然扮李三
梁天扮吴祥子

  在《茶馆》首播发布会上,陈宝国诗一般的一段话成了不少媒体报道的“导语”,“50年前,老舍先生在写《茶馆》的时候,北京西城有一个男孩降生了,后来这个孩子读了《茶馆》,上了中戏,一直梦想着演《茶馆》,没想到如今他真的演了《茶馆》,而且他几乎动用了生命里所有的力量把这个人物演好。一个还算勤奋的演员终于能演这么一部有着极高艺术水准的戏,我现在的感受就是:梦想成真。”在陈宝国看来,王利发是他梦想了50年的角色。他说,扮演王利发的感觉很美好,这种感觉美妙到无法与人分享。虽然和之前他扮演的汉武帝、朱元璋、嘉庆等皇帝相比,王利发是个彻彻底底的小人物,但这也是陈宝国最为看重的一个角色。

  塑人物我跟着王利发一辈子活过来

  记者:之前你演过很多不同的皇帝,这次演《茶馆》中一个老北京的掌柜,两个类型的反差这么大,有没有觉得有压迫感?

  陈宝国:我当时演皇帝演得多,因为那时候都是古装戏,而且皇帝这种角色可能是作为一个男演员都比较容易被吸引的,包括他的人格魅力。我演的汉武帝、越王勾践、朱元璋、嘉庆这几个皇上也是有选择的,在个性上都是有所区别的。我就是个平民,凡人俗子,老百姓的生活对我更亲近。我倒是没有刻意说演过了帝王再去演平民,演了平民再演帝王。因为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我只是觉得,说句稍微胆子大点儿的话,我就是想不断地颠覆自己。

  记者:在你看来,王利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陈宝国:你要说分析这个人物,笼统地来说我不好归纳得那么准。其实不是不好归纳,我是不愿意去把他归纳,因为王利发之所以是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因为他复杂,不是几句话能说得了的。凡是几句话就能把一个角色概括了的,你放心好了,不是一个好角色,不是一个好人物。所以我一直以为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是我对这个人的理解。

  记者:除了剃掉了你标志性的浓眉,你还在外形上做了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陈宝国:《茶馆》我主要考虑外化,

  因为首先我要改变我的形象。我先把眉毛解决了,把眉毛剃了,头发剃掉,一下子就把我跟这个人物拉近一大块。样儿变了吧?变了。但是还不是王利发。把我这些骨骼尽可能的平民化以外,还不能显得脏,王利发不是农村人,不是脸抹黑了就完事。就是在那里边还有寻求这种层次的变化。

  记者:王利发算是你的一个情结?陈宝国:我是觉得一个演员,你可以演30年戏,可以演40年戏,可以演七老八十,就是过瘾。现在演戏也是过瘾。但是像王利发这样的角色一辈子碰不着一回,全中国男演员你打听去,说《茶馆》王利发你演,哎哟,那就是天上掉馅儿饼砸你头上。我想如果观众能够给我们一分肯定,我就认为是六分鼓励,我们就可以忘着胆子再回台,如果大家对电视剧《茶馆》还是觉得值得鼓励的,那我们电视剧的原班人马年底会在舞台上演一次《茶

  馆》,我还演王利发。

  答质疑不在乎被批不如于是之版

  记者:电视剧播出以后肯定会有人把于是之先生的那版话剧和你这版比较,你现在有没有压力?

  陈宝国:我是觉得于老先生和他同代的那些大艺术家,那是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山,一座高山,一座大山,那是一块丰碑。我们后人为什么都想去演呢?怎么说呢,这个也是一个动力吧。

  记者:如果播出以后会有一些声音,比如说你演得不如于先生好,你能接受吗?

  陈宝国:很有可能会有这种声音。但我自己也能够谅解自己,或者说自己给自己找点辙吧。我们是小演员,还有我们电视剧的长度长,篇幅多,我们人物比舞台上篇幅多。 《新京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