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要闻/华西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4日 ] -- 要闻/华西评论 -- 版次:[ 008 ]
“新国标”能否祛除三聚氰胺
2010-07-14

  □王传涛(山东教师)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表示,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按照国际通用原则,改进微生物的采样方案,与国际标准的要求完全一致。(7月13日中国网)

  卫生部宣布将修订乳品新国标,采用先进技术与国标标准要求达到一致,这显然是一种进步。然而,一个纠结的问题是:乳品“新国标”能否彻底祛除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事件屡屡发生是因为标准落后还是监管不严?如果在于标准落后,三聚氰胺就不会被查出了。若是监管不力,“乳品

  国标”也可能被架空,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都会在“不作为”三字面前,大打折扣。

  从来不缺好的制度,缺的只是有效监管和常态执行。采样方案与标准的提高,并不等于常态化执行水平上的有效提升。如果监管权力被利益收买或是主动进行寻租,那什么也挡不住三聚氰胺背后利益链的威力。说到底,三聚氰胺的问题在于人为监管疏漏,而非制度多么落后。儿童健康需要的是严密监管的盾牌防护,而非表决心和喊口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捍卫他们的健康权,比什么都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