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份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持续上行了一年有余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松动。一线城市成交量的大幅度走低,包括二套房认定标准、房贷优惠等信贷政策的不断收紧,最终使得对峙了将近两个月的买卖平衡出现了倾斜。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6月份全国房价环比由涨转降的出现,至少标志着房价在数据上已经出现了“拐点”。 供应量持续增加开发商资金面日益趋紧 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房地产景气指数为105.06,,比去年同期提高8.51点,比5月份回落0.01点,是继今年3月国房景气指数达到本轮高点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回落,不过依然连续11个月运行于100点以上的景气区间。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涨幅较1-5月缩小0.1个百分点,虽然继续处于历史高位,但涨幅已开始回落,受到严厉调控政策的影响,接下来数月,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很难继续保持高涨的状态。 同样出现明显转折的数据还有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涨幅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的涨幅。1-6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8.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9%,虽然仍处于历史高位,但涨幅较1-5月回落了4.5个百分点,不过由于2010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整体处于超速增长的状态,2010年商品房供应整体大幅增加的局面依然无法改变。杨红旭认为,商品房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将扭转供不应求的格局,有助于进一步调整房价,部分城市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下半年更有可能集中显现。 同样是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3719亿元,同比增长45.6%,增幅较1-5月大幅减少11.6个百分点,自1-2月增幅触顶之后,持续回落,并且回落的趋势更加明显。杨红旭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从一个侧 面反映出开发企业资金面已经开始由宽松向紧张逐渐演变,一旦地产巨头促销活动开始,开发商降价现象将越来越普遍。 一线城市降温明显二、三线城市热度不减 虽然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全国房地产运行情况的多项数据都显示出“拐点”的迹象,但具体到全国不同的城市区域,情况却有所不同。 从房价涨幅的情况来看,6月份,一线城市北京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5%,环比下降0.4%;上海同比上涨8.2%,环比下降1.4%;广州同比上涨5.8%,环比下降0.1%;深圳同比上涨10.6%,环比下降0.9%;杭州同比上涨14.5%,环比下降0.1%。 北京、上海成为主要房地产市场中销售面积降幅最为明显的两个。此外,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2.4%,广东下降3.2%。一线城市房屋销售以及房价的回落情况比较明显。 但与此同时,仍有不少省份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快速增长。上半年,海南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1.7%,河北增长68.8%,云南增长61.4%,山东增长40.1%。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等其他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一线城市房价和房屋销售出现下降的同时,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热度。不少专家认为,虽然总体上全国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但具体到不同区域,差异仍然比较明显。 杨红旭表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与各地区间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不同有关,许多二、三线城市依旧处于高速城市化的阶段,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客观上的需求;二是由于各地投资、投机需求所占比重不同,本轮调控主要打击的是投资、投机需求,对于以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 因此,虽然一线城市房价和成交量都有了明显的回落,但据此就轻言房价“拐点”已经到来并不准确,对于更多的二、三线城市而言,在一定时期内,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一定的上升态势。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