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1周我省生猪价格首次全面上涨,玉米、配合料价格则出现下降,猪粮(料)比双双回升。不过,四川省商务厅人士分析,这一轮肉价下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今年以来,四川的猪肉价格不断下探,猪粮比也创下新低。昨日,据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7月第1周我省生猪价格首次全面上涨,玉米、配合料终于低下高扬的头,猪粮(料)比双双回升。今年以来,商务部已经进行了5次冻猪肉收储,预计猪肉价格真正的全面恢复要等到10月以后。 变化:生猪价格年内首次回升 据介绍,此次生猪价格的上涨,是今年以来的首次上涨。育肥猪、仔猪、二杂后备母猪和猪肉分别回升2.79%、2.23%、0.23%和0.84%。监测点本地二杂肥猪价格最低7.3元/公斤;外三元肥猪最高11.00元/公斤。玉米和育肥猪配合料均价环比各降0.89%和0.34%。猪粮比和猪料比分别回升3.64%和3.06%。本周从出栏肥猪到市场摊位的肉—猪价差为6.78元/公斤,环比下降0.11元/公斤,降幅1.60%。 据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生猪远期交易显示,7月8日上午7-12月合约价全面飘红,每吨上涨10元-50元。7月7日生猪7-12月的合约交易价较6日涨多跌少。 预计:生猪价格阶段性反弹概率大 监测数据显示,国内生猪收购价格已连续5周上涨。受此影响,自6月中旬以来猪肉零售价格回升明显,且近日回升速度加快。 四川省监测报告显示,本周四川猪价在上周企稳后全面上涨,玉米等原料和配合料稳中有跌。其基本原因是,北方去冬今春疫病较为严重期间仔猪减少大,致肉猪存出栏量减少,于5月下旬开始作用于市场,故形成北方先涨南方缓涨的格局。本轮川猪企稳回升,一是受北方连涨5周带动效应较大;二是与前期集中出栏、结构性调整等有一定的关联。 目前,北方生猪均价回到10元/公斤以上,而四川及南方诸省区价格刚企稳回升,预计猪价开始阶段性反弹的概率很大。 分析:肉价全面上涨要到10月后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市场每个月供应量在400万吨,此前我国收储规模不到10万吨,加之夏季消费淡季影响,国家收储猪肉无法改变供需基本面。 “今年是四川冻猪肉收储最多的一年,但在短期内依然改变不了下跌的趋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2007年四川的猪肉消费和2009年的猪肉消费量是差不多的,供应量也只是略有增加,“猪肉 一直下跌还是跟消费者的欲求心理有关。”他介绍,农产品有个特征,就是买涨不买跌,所以这一轮的猪肉下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即使短期内上涨,也只是在低位区域且不会有太大涨幅,“真正要价格有大幅度的改变,还需要等到10月以后消费旺季的到来。” 记者江玮实习生王永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