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要闻/华西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3日 ] -- 要闻/华西评论 -- 版次:[ 006 ]
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楼市
2010-07-13

  □昆明张三(云南媒体人)

  有消息称,一线城市恢复三套房贷,调控政策或松动。三套房贷的松动,让人开始担忧此前的密集楼市调控效力会否削弱。

  中国楼市吸附了很多资金,牵涉上下游多个行业。攀附在房地产上的利益群体,非常复杂:上至整体经济、金融企业收益,中至地方政府利益、房企利益、上下游产业,下至普通民众的居住权和财产权,错综复杂。在整个房地产利益链中,市场只是一个载体,政策调控只是在载体上多加了几道绳子。而这个绳子并不会把市场越捆越紧,就好比网一样,无论怎么密集的渔网,总有鱼儿能漏过去。有时不在于网的密度,而在于鱼的能力。

  楼市发展到现在,问题出在哪?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市场化的

  楼市给中国贡献了多少房子?给经济贡献了多少增速?我们有目共睹,可见货币化改革并非一无是处。可我们的预期有时却显得不理性,对楼市的过重依赖,让投资方式过于单一。正是民资泄洪的渠道太狭窄,大量资本涌入楼市,让买房稳赚成为共识。地方也大力发展房地产,刚性需求和投资夹杂一起成了混血性需求,调控也难以有效地把“混血性需求”简单剥离。房地产腐败自然也会见缝插针。

  那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楼市?我以为,如果市场是理性的,市场秩序是正常的,地方政府对楼市态度是端正的,如果民众对房地产的预期是合理的,那么,这才是一个健康的楼市。问题是,当前的楼市距此差距不小。于是三套房贷的松动,才让人心情沉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