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版: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3日 ] -- 学习 -- 版次:[ 037 ]
15岁起爱上哈佛锻造“不可取代”的优点
2010-07-13
四川女孩陈静怡圆了哈佛梦

  四川女孩收到哈佛海外学习项目“历史经济学”邀请

  两个申请对象性格的差异,让他们对追逐美国大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一个心怀淡然、中庸平和;一个竭尽所能、苦心经营,到底是他们在选择美国高校,还是美国高校在考验他们?申请美国名校,是成绩的竞争,还是个性的契合?在追踪北京理科第一名李泰伯申请10多所美国名校被拒一事的同时,我们接触了另外一名狂热追逐哈佛的四川女孩陈静怡,从年幼时看过一本叫做《爱在哈佛》的小说后,她把留学美国当成了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十五岁,当她还是一个中国初三年级学生时,她希望将来有机会去哈佛,和最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竞争。十九岁,她这个大大的“妄想”在经历许多波折和考验后,戏剧性地实现……

  用陈静怡自己的话来说,凡是对她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她根本就不跟“天才”二字有交集。陈静怡,一名从15岁起就怀着强烈哈佛梦想的女孩,今年初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从几千名常青藤名校申请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哈佛最热门海外学习项目“历史经济学”的参与者。而她在两年前申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时,托福分数只有86分。“我的女儿学习成绩永远不算最好,但是她的综合素质很强。”陈静怡的妈妈张琳说。

  一本小说种下哈佛梦

  “世界上没有害怕站上舞台的人,只有后悔没有机会站上舞台的人。”这是陈静怡的观点。6岁时第一次上台当舞蹈领舞,其他小孩都紧张得跳完之后马上跑到妈妈爸爸的怀抱,陈静怡却大大方方地站在台上遗憾地表

  示:“怎么那么快就跳完了,可以再让我跳一次吗?”人群大笑。

  出生于泸州的陈静怡上初中时,因为太娇气,被爸爸妈妈扔进了当地一所国际学校住校,“接受改造”。最初有留学的念头是在15岁时。那时在书店偶然读到小说《爱在哈佛》,由此“恋”上一种全新的生活——留学生的生活。在看小说的时候,最让她惊叹和不解的就是:“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能够24,48,72,甚至96小时不停地,充满精力,热情的学习?”

  她经常说,“你可以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但你必须有一个‘致命’的‘不可取代’的优点。”而她的那个‘致命’的长处大概就是有一种“很多事都可以不在乎和妥协,但凡是认定了,就决不会放手。”

  赴美三月踏破两双运动鞋

  2008年,陈静怡完成了大学本科申请,成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学生。在UNC-CHARLOTTE仅三个月,她踏破了两双妈妈从国内买的最好的运动鞋,和一双在国内高中三年也没穿坏的皮鞋;361度牌子的最大、最坚固的运动背包在每天8-12KG的负荷下也终于“寿终正寝”;笔记本电脑也因为太多次的敲打,而在三个月内换了新的键盘……

  这名从小学开学第一天就被“请家长”的后进生,私立中学的差生,从英文测试6分,TOEFL64的英文白痴,成为了美国UNCC里“西方哲学与历史”中教授钦点的最优秀论文作者。

  在UNC-CHARLOTTE,她成为了许多个“唯一”和“第一”:唯一的本科一年级物理科学社成员;唯一的本科一年级数学精算俱乐部成员;唯一的

  “野外冒险最高难度挑战”的亚裔学生;唯一母语非英语的大学WORKSHOP的讲授员;第一个在第一学期完成“领导力高级课程”的国际学生……

  在美国,短短一年内,她学会了如何一边打工,一边做最多的功课;一个人解决交通、住宿、饮食、保险、医疗、税款等杂务,从一个最怕“失望”和“失败”的胆小鬼,到不计得失地申请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哈佛两所竞争最为激烈的学校项目。“在美国,学会争取,是我最大的改变,而离开家,学会独立,是我最大的跨越。”日记里,静怡写道。

  哈佛项目主管:你身上有哈佛色彩

  “每个人心中都有藏不住的一份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有时即使觉得很不实际,也会忍不住幻想一下,我也曾认为自己的想法真的很荒唐和可笑,用一句很老气的话说,叫做要认命。”直到2008年的一起杨澜对美国球星科比的访谈改变了她的看法:

  杨澜问,每场比赛让你充满动力,拥有出色表现的核心秘诀是什么?科比回答说,因为我知道,有许多梦想着成为篮球选手的孩子在看我的比赛。这个答案让静怡认识到,一个优秀的球员因为有责任感而变得杰出,又因为有使命感由杰出变得伟大。

  凭着责任感、使命感这样的思想的鼓舞,一年半之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这个全球最棒公立大学的招生委员会主席在给她发来的电邮中写道:“期待有你的UNC(教堂山),期待你不可限量的潜力在UNC得以发掘展现。”同时,哈佛大学有海外学习计划,这个对外校生素有“独木桥”之称的录取中心,也发给了她“历史经济学”的项目邀请。

  “我的职业导师告诉我,这是最热学校的最热项目,每年通常只有常春藤内部的学生才有机会参与,这次经历绝对比让我的履历表上的10个UNCC的4/4GPA还有分量。”

  在得到哈佛通知的一个月里,陈静怡自学意大利文,看了整整半学期哈佛商学院和历史人文学院的网络公开课程,并且写了并不要求的研究报告。哈佛的项目主管在给她的邮件中写到:“很遗憾,现在才认识和了解你,真诚的希望你加入我们,不仅仅是暑假项目。在你的身上有哈佛的色彩,进取勇敢的‘深红色’。”

  陈静怡照片由成都七中国际部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