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版:房产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10日 星期
上一版3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10日 ] -- 房产 -- 版次:[ 032 ]
城北后来居上实力强
2010-07-10
2

  48个城市综合体蜂拥入市

  也许当前,好多人在埋怨购物只有春熙路、盐市口这样的市中心,以及东二环万达广场和新兴的建设路商圈等少数几个地方可去,但用不了一两年,这种埋怨将烟消云散。统计数据显示,成都目前在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多达48个,大多数体量在10万平方米以上。毫无疑问,大量城市综合体的呈现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选择。这其中,有多家实力强劲的大型综合体亮相城北,无疑是个中焦点。

  开发商转型未来48个城市综合体涌现

  自楼市新政出台后,住宅市场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而在售的商业项目却未受影响,捷报频传。因新政对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50%,与商业地产持平,不少投资者转身至商业地产。与此对应的,开发商也悄然转型。比如,早期有开发中档住宅的花样年,近年已经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两方面:商业综合体占30%,高端住宅占70%;再比如,万科就表示,将从单一的住宅产品升级为多元化业态经营。在成都,万科、保利、中海、苏宁、中粮、金地、富力、凯德都纷纷进军商业地产领域,2010年下半年,成都商业地产市场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这其中,城市综合体项目将会成为商业地产发展的主流模式,规

  模较小的商业地产项目将逐渐被吞并甚至淘汰。

  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一般来说,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三大功能是城市综合体最基本的业态组合。相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成都在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多达48个,大多数体量都是10万平方米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都将在近两年内陆续完工。可以肯定的是,2010年成都已开始进入“购物中心时代”。

  选择太多优劣有区分抓住关键谨慎下手

  眼下的成都,无论是市中心,还是二环路到2.5环上,城北、城东、城南,以及郊区的温江已成为城市综合体的主战场。让投资者犯难的早已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尤其是国际城南,仅仅是大源和站南两大组团内,统计显示已聚集了22个城市综合体,其中超过两百亩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就达到了5个,天府新城广场总占地935亩,而占地

  255亩的美年广场,总体量将达100万平方米。当然,辨别优劣也就成为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真正的城市综合体一定要拥有商业、写字楼、住宅等众多形态,功能布局上一定是相互独立却又是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尤其是大型商业中心、主力店一定要有商业号召力,小铺要有经营特色。

  首先,选址精准,找到适合做商

  业的地块;其次,在建筑规划设计上,满足商家要求,与商家充分沟通,满足商家对建筑的种种特殊要求,比如层高、承重、出入口、机电等硬件配置;最后,未雨绸缪,在项目动工之初,就圈定主力店商家。因为对城市综合体来说,一线品牌的百货和大卖场是提升项目价值的重要利器,也是投资者获利的重要保障。比如,“世豪广场”与伊藤洋华堂签约,联手打造20万平方米的伊藤西南旗舰店;“财富北城”则引进圣地亚家居,两栋楼下面两层4万平米物业全部被圣地亚包揽。由于圣地亚一直走高端路线,卖场环境比较好,吸引了很多追求高品质办公环境的客户跟进。

  发力虽晚实力强劲城北综合体不容小视

  相比其他区域,城北的综合体项目算是发力最晚,形态也较为复杂的。虽然近年来,成都北门地带聚集了荷花池、五块石、512建材市场、富森美家居、金府机电城等至少六七个专业的商圈,但这些商业都偏重于专业市场,环境嘈杂且大众性不强。而随着荷花池市场的搬迁、“金牛万达广场”、“瑞安·中华汇”、“龙湖·北城天街”等著名开发商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入驻,城北2.5环周边区域成熟的居家和商业氛围会慢慢形成,也渐渐开始向高尚住宅区蜕变。

  这其中,位于驷马桥区域的“财富北城”拿地比较早,可以说是在城北最早亮相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覆盖16万平米规模,囊括商业、办公、居住多重物业形态,拥有4万平米超大商业配套,集聚超级卖场、精品商业、娱乐中心、商务酒店、高档餐饮等多样商业形态,不出社区即可享受缤纷的城市生活。而作为一个以办公写字楼为主体的产品,“财富北城”以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一大批以投资、经营为主要需求的客户群体,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还有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客户买来办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