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让一些父母失去了孩子,小生命的离去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希望。不过在震后有很多医生奔赴灾区,持续帮助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通过再生育工程让他们重获希望。这些医生在被受灾人员坚强意志感动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默默付出感动着我们。在本报与康师傅矿物质水共同举办的“百姓感动故事”征集中就有人推荐了两位投身于灾区再生育工程的妇产医生,她们为灾区人民的付出让人敬佩不已。 胡丽娜:在感动中忘我工作 胡丽娜教授是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有着20多年的从医经验。她说地震当天上午她还在做手术,地震时医院也还有17台手术在进行当中,所有医生都战斗在手术台上,守护着病人直至手术结束。她说虽然这是医生的天职,但当时的场面仍然历历在目,同事们的精神让她感动不已。 地震后她开始参加计生委组织的灾区义诊活动,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到北川、什邡、绵竹、都江堰、青川等地为受灾人员进行再生育咨询和帮助。后来医院不仅派驻了两位妇产科专业人员长期驻扎北川,配合计生局对再生育妇女进行围孕期健康指导,还组织专家组前往灾区义诊,胡丽娜教授就是专家组成员之一。她说许多人病人就诊时并不是马上说病情,而是拿着遇难孩子的照片讲述那个孩子有多可爱、自己的家有多幸福,常常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让胡教授也忍不住感动。还有些计生委干部自己也失去了孩子,内心十分悲痛,但为了组织更多的人来诊治,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家庭和生育问题,一心投入工作当中,这种敬业精神让胡教授称赞至今。 胡教授说,容易被感动的医生才是好的医生,因为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要求也不同,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帮助他们,用默默的付出和专业的医术重筑人们对生命的希望。 周容:在工作中感动别人 另一位投身于灾区再生育工程的医生就是周容教授,她是华西第二医院及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及产科教授,长期从事妇产科学科研、教学及临床 工作。汶川地震后她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前往平武、青川、北川,先与当地计生站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评估,现场给病人义诊并予以治疗方案。一旦有情况严重的病人,周教授还会帮助她们转到成都,在华西第二医院进行治疗。而医院也专门为地震灾区的再生育妇女开设了全面绿色通道,并提供优惠服务,以便她们更快速地得到有效的治疗。 周容说去灾区义诊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全程的条件很艰苦,在灾区讲课的途中还曾经遭遇过余震,但这一切都挡不住她一次次前往的脚步,她自己也非常乐意这样去做。她说看到那些经历过大难的人这么坚强时,会更坚信再生育工程对稳定家庭、稳定社会的意义。当她想起前不久一位北川的高龄产妇在医院生下了健康可爱的小宝宝,那位妈妈表现出来的喜悦时,更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欣慰。她说今后还将继续抽时间前往灾区,让更多失去孩子的家庭重新抱起未来的希望,并持续关注这些家庭,让他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记者郑婷 □链接 “百姓感动故事征集”活动 “百姓感动故事征集活动”由华西都市报联合康师傅矿物质水共同主办,面向社会征集身边的感动故事,征集在平凡岗位具有关爱、奉献、环保精神的基层人物,并将他们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共建和谐、大爱的社会氛围。 活动期间每周将抽出参与感动故事征集的热心市民5名,每人获得1箱康师傅酸梅汤。活动期间还将评选出5位感动人物,每人获得3000元感动公益金、证书、1年华西都市报订阅、康师傅矿物质水15件。参与方式 1、来电推荐、自荐:电话028-86969110、86969242 2、来信推荐、自荐:将自己或身边人的感动故事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寄到: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大厦16楼,百姓感动故事小组收,或发邮件至ztzoo@vip.sina.com; 更多活动情况详询:028-86969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