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薛建雄认为,现在房地产市场遭遇重压,中小民企拿地速度相对慢下来许多,但此时房地产开发量和投资额不能下来,否则对经济影响很大。所以“国家队”就出面顶起来。 新政后的土地市场并未随着楼市遇冷而完全陷入停滞。近期央企再度频频现身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卖地会,虽然并非像去年一样“地王频出”,但动辄上十亿元的土地投入,大有加速“抄底”的架势,引起外界的关注。 现状:央企逆市大举拿地 6月29日,新政后广州首宗住宅用地出让现场,中国铁建地产集团以12.95亿元将芳村高尔夫球场两块地收归囊中。翌日下午,铁建地产拿下天津河北区金钟河大街北侧的3宗地块,总价40.323亿元。 根据统计,铁建地产新政后在土地市场频频亮相,投入资金超过84亿元。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斥资近百亿拿地。 其他央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也动作频频: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保利地产拿下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地数宗地块,新增土地储备400多万平方米,半年内用去近210亿元买地;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下属攀枝花中冶实久置业有限公司于近期拍得成都市3宗土地,成交总价为9.38亿元;6月24日,中信地产携世茂地产,分别斥资1.5亿港元收购亚运城项目的20%股权…… 支撑:背靠“大树”粮草足 资料显示,新政后不少地方频繁出现流标的情况。为何众多央企对地产业务的发展依然持乐观态度?广州的地产专家认为,此次新政后芳村拍地颇有“抄底”的意味,只是这个“底”稍微高了点。 对于现在出手大手笔拿地,是否抄到了“底”,中铁地产总经理吴仕岩坦言,市场的底究竟什么时候到,谁也不好说。“现在土地市场相对低迷,此时拿地,对资金充裕的房企来说是一个机会。”尽管不少广州业界人士认为中铁地产此次13亿元拿地价格偏高,但数位分析师则对铁建地产的资金持乐观态度,其主要根据是背后有中国铁建这棵“大树”。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薛建雄认为,现在房地产市场遭遇重压,中小民企受到的调控影响最大,拿地速度相对慢下来许多,但此时房地产开发量和投资额不能下来,否则对经济影响很大。所以,地方政府就需要“国家队”出面顶起来。在房地产市场的低谷期,地方政府还是希望国有企业能支撑起开发量和投资额度。 背景: 16家地产巨鳄蓄势待发 对于地产央企在调控背景下“顶风作案”,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央企实力雄厚;另一方面,央企面临做大做强的压力,也是重要原因。有分析师认为,铁建今年加速拿地,就与其被国资委确定为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有直接关系。“既然央企地产主业身份已定,就不能是小打小闹。”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 而来自铁建地产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目前仅有10个项目展示,与同为16家保留房地产业务的保利、华润、中海等央企相去甚远。这也使得中国铁建地产必须加快步伐,首先是规模要上去,其次是要做一些标志性的工程。 今年3月份,国家重磅推出“78家央企退出令”,剩下的16家地产大鳄就一直蓄势待发。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地产也明确表示将采取股权并购的方式大举进军房地产业。其中,五矿置业现已申请并到位了十几亿元并购贷款,并于近期并购了沈阳一家房地产公司。综合《中国经济时报》《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