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苏坡公园找到方法,打造出一片清水园林 两年内,通过河道污染治理和排水治理,成都市要在中心城区河道实现“水清、无味、有鱼”的目标。和活水河道相比,成都大多数公园的死水池塘的水体治理面临着更加困难的情况。 成都各个公园都在摸索实验,让绿意流水相得益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苏坡公园就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打造出一片清水园林。 昨日,成都苏坡公园碧绿的池塘里,鲜红的锦鲤群中,一条条乌黑的草鱼结伴悠游其中。怎么草鱼溜进了公园的池塘呢? “自从放养了草鱼,只用了3个月,公园池塘里基本上看不到漂浮的绿藻了。”成都市花木公司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果说。 草鱼当上“清道夫”3个月池塘水变清 去年8月才开放的苏坡公园内,1亩多宽的池塘是整个公园最精华的区域。池塘是死水,缺少活水循环和完备的生物循环系统,容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虽然池塘的水时常更换,但还是容易滋生绿藻,成片地盖住池塘。“水质最差时,整个池塘80%以上都漂着绿藻。”陈果说。 如何能有效地去除绿藻呢?经过询问养鱼专家,陈果发现放养草鱼是个办法。草鱼是草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等植物为食。何不放养草鱼,让草鱼当“清道夫”吃掉水里的绿藻。 经过小规模的试验,确定可行后,陈果和同事买回了20条草鱼,放进池塘。 草鱼放养进了池塘,20天左右,池塘的绿藻明显减少;3个月过去了,苏坡公园的池塘里只有星星点点的绿藻了。 “上一次换水是5月21日,已快50天了,池塘里基本看不见绿藻,水也比较清。”陈果说。 苏坡公园没有地下水,要保证水质只有换自来水。苏坡公园现在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更换池塘一半的水量。换水时,结合天气情况调整换水时间,争取雨水补给。“定期换水能够保证水体的含氧量,氧气一多, 厌氧藻类就没法生长,保证了水质清澈见底,水中的植物和游鱼也清晰可见。” 此外,在没有活水循环的池塘,公园每天用抽水的方式,让假山瀑布、溪沟和湖池的水循环2-3小时。这样的小循环也能够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抑制藻类生长,缓解水体变质。 成都公园治“死水”富营养化是治理难题 为了净水,苏坡公园没少费劲。手工打捞;抽干池塘撒石灰;找环保公司喷洒生物制剂,抑制藻类生长。 池塘布满绿藻的时候,陈果甚至想过用遥控船把绿藻赶到一起,再打捞上来。 由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地下水体破坏较大,大多数公园多为死水,主要靠地表水和自来水供应,没有活水循环。 水体容易积累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耗尽水里的溶解氧,造成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现在应该是成都各个公园都面临的治理难题。”陈果说。实习记者阳虹钰摄影刘陈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