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世界杯上的比赛看成一部部电影,那么,昨晨乌拉圭队与加纳队的对决,就应归为《喜剧之王》。大家不能再骂他们是“跑龙套的”了,在不痛不痒地做足120分钟前戏后,两队带给了球迷一波又一波高潮。 我以为,这场比赛是本届世界杯开锣以来,最为精彩最扣人心弦的演出。大家都说,世界杯比的不是谁踢得好,而是谁演得好,而在这场演出中,场上球员都是偶像级,就连横梁,都很敬业地扮演了一回路人甲,抢戏不少,增色很多。 就连电视解说员都说“守门员中场休息可以去喝杯热水”了,但蒙塔里在35码处看似不经意的左脚远射,抽了他一个嘴巴。第55分钟,弗兰以任意球还以颜色,将乌拉圭队从悬崖边上拽了回来。倘若就这样不咸不淡地把比赛拖进点球大战,那么这又将是一场眼里能淡出个鸟来的无聊比赛。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早就告诉过我们,高潮总在最后一刻出现:就在终场前,乌拉圭队球员以排球队员的拦网,在球门线用手拍出对方近距离头球攻门。天若有情天亦老,吉安主罚的点球却打中了横梁。这再次证明了:幸福生活只能靠勤劳的双手啊。 戏剧有时是人为安排,吉安被安排罚加纳队第一个球,幸好他不辱使命。乌拉圭队门将则两度扑出了对方点球,将非洲球队的革命火种,打回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一切都是天意,谁也逃不离。”我只能以此来解释这场看不清B门的比赛。 顺便鄙视一下解说员,这场高潮迭起的比赛,让人感到这熬夜值,但他高调的中国式套话,却让人觉得比呜呜祖拉还烦。我宁愿相信球员拦网是出于本能,也不愿强栽给他们“违反体育道德和精神”。犯了错当然要受到惩罚,吃到红牌被罚点球就是惩罚。剩下情节不按常理出牌,只能归咎于天意,非人力所能逮。 林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