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知若 世界上最可怕的催化剂是什么?化学教授给不出正确答案,但南非世界杯、巴西队和“屠夫”梅洛会一起告诉你:是时间,值得诅咒的时间…… 巴荷大战,上下半时的局势判若云泥,“关键先生”梅洛的表现也有天壤之别。上半时,凭借他的一记妙传,罗比尼奥敲开了荷兰队大门;45分钟之后,他干了两件蠢事:先是摆了个乌龙,让比分变成1:1,接着怒踢罗本,领了张红牌退场的同时,也掐灭了桑巴军团“把根留住”的最后希望。 这有点像“木桶理论”——要评选最有威胁的球员,昨天 的罗比尼奥应该要强于罗本,用章回体小说的句式来表述的话,罗比尼奥还在百万军中取了一次上将首级,但巴荷之战不是由最优秀的球员来决定的,而是“最短的那一块”,梅洛是也。荷兰队阵中昨天也有衰人无数,比如持续疲软的范佩西,比如数过龙门不入的库伊特,但是他们的运气显然要好过梅洛,后者的两次“闪耀”,直接就要了桑巴军团的老命。 所以必须承认,五星巴西依然值得尊敬,举个例子,无论在世界杯赛场还是欧冠赛场,你什么时候见过罗本的“横切射门”如此失灵,甚至狼狈?以个人能力而言,巴西人是上帝派来凡间踢球的,但上帝很公平,他不允许足球因此失去悬念。 现在,布拉特不用再担心世界杯变成美洲杯,因为巴西回家了,还携带一个一球未进的巨星卡卡。“巴迷”们黯然垂泪之际,国际足联兴许正暗自高兴——这绝对不是狭隘的猜测,就像成都麻将“血战到底”打“定张”的时候,一旦迅速出现敌众我寡的“单行道”,痛苦多于愉悦,则可以用来形容牌桌上空的氛围。 进入最后决战的种子队需要某种生态平衡,必须的,否则国际足联要想重新分配各大洲世界杯名额,理从何 来?光就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阶段成绩而言,布拉特面临的尴尬不是美洲和亚洲的名额给得太少,而是欧洲的入场券给得太多,滥市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世界杯的担忧也正在变异——24小时前大家还惟恐世界杯真的变成美洲杯,24小时后,你甚至该为阿根廷人捏一把汗……因为即使世界杯决赛呈现荷兰PK德国的格局,世界杯忽又变成欧洲杯了,布拉特也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国际足联总部设在瑞士,世界足球的投资重镇还在欧洲,这两大内因,迄今为止还没有被光阴所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