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版:成都/巴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3日 ] -- 成都/巴蜀 -- 版次:[ 019 ]
万元贴上大红毯当做彩礼送新人
2010-07-03
“彩毯”上贴满密密麻麻的百元大钞
账本上记下来宾的姓名和礼金数目

  结婚收红包是再平常不过的习俗礼节了,然而将礼金张贴示众,则实属少见。

  日前,记者路经雅安一小镇时就见到这一幕:公路边一屋檐下,两张耀眼的大红毛毯上,张贴着密密麻麻的百元人民币,此景吸引了不少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6月30日上午,是家住雅安两河口的王大姐家娶媳妇的大喜日子。一大早,王大姐及家人就热情地恭候在家门口,等待亲友的光临。

  “恭喜、恭喜……”陆续到来的嘉宾们,纷纷将一个个红包奉上。

  “张大哥礼金100元!”“蒋二嫂礼金500元……”家门口,一位姑娘伏在一张摆满喜糖喜烟的方桌上,

  将来宾们送上的礼金数目和姓名,详细地记录在一个账本上。

  据王大姐介绍,大红毛毯上的百元人民币,是新郎的叔叔和姑姑送的彩礼,在当地叫挂彩。

  “为什么其他客人送的礼金就不张贴呢?”面对记者的疑惑,王大姐解释说,“这叫挂彩。按当地习俗,挂彩是有规矩的,一般只有娶媳妇的这方(男方)的直系亲属送的礼金才能挂彩。”

  王大姐说,其他客人送得再多,也只能写在账本上。

  “这是为什么呢?”一旁的李二哥说:“表示娶媳妇的吉祥如意,同时也让女方的家人感觉有面子。”

  据悉,有的娶亲人家,还要将“彩毯”悬挂三天三夜。

  记者数了数,“彩毯”上张贴的礼金总共有16000多元。再看记账姑娘的账本上,依次记录着近百人从50元到500元不等的贺礼。

  专程从城里赶来参加婚礼的刘小姐感叹道:“原以为,如今农村里办喜事还跟以前一样,送些毛毯、被子等实物,没想到礼金如此丰厚。”记者朱建国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