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世界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2日 ] -- 世界杯 -- 版次:[ 006 ]
免费上学免费午餐 主课学习防范危险
2010-07-02
本报记者闫雯雯约翰内斯堡现场报道

  记者探访约翰内斯堡黑人区小学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在约翰内斯堡著名的亚历山大黑人区,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在一片破败不堪中,最漂亮和最能与大城市接轨的建筑,就是位于亚历山大边缘的两所学校。几栋红砖小楼,格外惹眼。它们就像一团升腾的火焰,承载着亚历山大区数万黑人的未来和希望。

  昨天上午,在司机尼克的引领下,我来到亚历山大区的一所黑人小学采访,他的4个孩子都在这里上学。

  黑人区最大亮点

  这所名叫ZENZELENL的黑人小学,是亚历山大区的最大亮点。

  几经翻修,这里成为亚历山大区“最豪华”的建筑——铁栅栏围出的小院、两栋红砖外墙的3层小楼、高高飘扬的南非国旗……与周边破败的铁皮房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45岁的坦坦尼玛大妈为我们打开了铁门,她说现在正放寒假,孩子们都回家了,学校只留下她值班。

  “20年前,学校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尼玛指着身后的一栋3层小楼说,“后来地面铺了砖,又加了计算机,一些设施也进行了更新。”尼玛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学校的历史,以及黑人区教育的现状。

  免费上学和午餐

  尼玛说,这所小学有学生一千来人,“一共有8个年级,一个班三十来人。”

  尼玛望着3层小楼,有些无奈地说,“太小了,孩子们连玩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围着学校转了一圈,在面积还没有标准足球场大的场地上,却矗立着两座3层的教学楼、一个仓库状的老师办公室。办公室和教学楼之间,一个不及标准篮球场大的空地上,摆放着两个小足球门,两个没有篮板的篮球架倒在地上。“这就是孩子们玩的地方。”尼玛言语中有些哀伤,“他们没有体育课,只能回家去玩。”

  尼玛说,“孩子们一分钱学费也不用交,还能享受到一顿免费的午餐。”

  尼克的4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他笑着说:“孩子们学习不错,老师们很负责任。”

  生存技能是主课

  在中国孩子或家长看来,南非小学生的压力几乎为零。

  以数学为例,中国孩子在一年级毕业时,基本上都能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这里一年级的数学,要求孩子们学会数数就行。”尼玛说,“而且,一至三年级都不用考试。”即使是考试,也是孩子们把卷子拿回家做,第二天交上来就行了。

  尼玛说,一年级有4门课程,“英语、母语(南非11种官方语言,各民族语言不同)、数学、生存技能。”尼玛教的就是生存技能。“孩子们还小,所以要教他们怎样远离危险。”她举例说,“比如,不要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喊你时,不要过去;如果有人问你家在哪里,你要指着离你最近的屋子,并且走过去敲门。”

  另外,生存技能还包括:遇到火灾、地震、车祸,以及街上打架了怎么办?“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危险,我们要学会防范。”尼玛说。

  其实,南非比较糟糕的治安环境,让不少投资者和旅游者望而却步。所以,让人在欣喜亚历山大区有一处净土的同时,也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感到无奈和忧心。

  回驻地的路上,我们经过一所私立学校,带草坪的标准足球场,画着线的塑胶篮球场,气派的大楼……无一不在显示这是一所有钱人上的学校。

  “牢房”一样狭小逼人的黑人区小学,和公园一样宽阔优雅的私立学校,在约翰内斯堡晴朗的天空下,就像两个世界,遥不可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