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版:公司/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7月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7月2日 ] -- 公司/宏观 -- 版次:[ 032 ]
PMI指数连续两月回落 经济增长出现平稳回调
2010-07-02

  国家统计局昨日在官方网站披露,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低于上月1.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但仍位于临界点50%以上。资料显示,PMI指数已持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专家分析说,这表明制造业在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慢等因素作用下,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平稳回调,中国经济正处于由升转稳的关键时期,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增长基础正在形成之中,但还需大力巩固。

  经济增速出现减缓迹象

  数据显示,6月PMI的11个分项指数“一升十降”,同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升幅为1.5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生产指数为55.8%,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连续十七个月置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总体上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但增幅有所收窄。

  另外,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4%,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而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1.3%,是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上升至临界点以上,说明未来市场供需矛盾的压力加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PMI指数连续回落不过依然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增速出现减缓迹象,但依然向着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PMI指数回落可能预示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平稳回调,对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可持续性将发挥积极作用。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分析说,PMI指数回调,一方面体现前期出台的包括房地产调控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正在逐步见效,经济可能已开始出现减速,经济过热风险正在逐步缓解。

  通货膨胀压力继续缓解

  数据显示,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51.3%,较上月显著回落7.6个百分点,为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而5月份该指数较4月份下滑13.7个百分点。

  6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下滑至51.7%,低于上月2.1个百分点。

  “通胀压力或将得到缓解。”何一峰说,购进价格指数连续大幅回落,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呈现缓解迹象,企业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减轻,6月份的PPI指数或将出现下降。

  此外,新订单指数为52.1%,与上月相比下降2.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明显回落,为2009年3月以来最低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上。张立群分析指出,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可能预示外贸出口增长率将出现回调,而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则可能预示企业成本压力减轻。

  “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口退税率下调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出台,伴随PMI数据连续回落,

  引发市场各方对于下半年经济回落的担忧,这种担忧也直接体现在近期资本市场的运行当中。沪深股市在经历前期大幅调整后,本周再度出现显著回落,并连续两个交易日创出14个月以来新低。

  何一峰认为,PMI回落表明前期调控政策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在近期汇改、出口退税率上调等政策影响下,未来一两个月PMI指数仍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政策仍处观察期,在没有新的调控措施出台情况下,PMI指数有望在未来几个月中逐步企稳,当前无须过分担忧经济下滑,“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不大。

  蔡进建议说,当前有必要保持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同时,防止经济出现过快下滑。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由升转稳的关键时期,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增长基础正在形成之中,但还需大力巩固。

  记者屈咏梅综合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